2013年05月29日07:18 来源:湖南日报
禹振华
这个夏天,被称为“最难就业季”。
湖南高校将要毕业的人数有309354人,加上城镇新增劳动力以及回湘就业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全省今年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需就业青年达70多万人。
面对就业难,谈得比较多的是转变观念。作为就业主体,大学生确实应该转变观念——政府的职责是提供更公平的就业环境,“等靠要”都不是办法。
但是,需要转变观念的,还有高校。
高校盲目扩招,尤其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一些高校在对“综合性大学”的追求之下,盲目开设一系列缺乏师资且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专业。诸如法学、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之类,当年曾经热门,如今遍地开花,甚至达到是所高校就有这些专业的程度,成为“老大难”专业。
保障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高校培养出适应性人才,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了,社会的就业容纳力便会整体提升。在这条就业链上,高校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职责。厘清高校定位,教育回归本位,是纾解就业难的关键一环。
(来源:湖南日报)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