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福建:有机更新,漳州古城焕发新光彩

2012年11月26日13:57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时间:11月23日

地点:漳州古城历史文化名街

背景:漳州古城,自唐代以来即为州、郡、路、府治所所在,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唐宋以来“枕三台、襟两河”的自然风貌和“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型制,轮廓犹在的“九街十三巷”与福州三坊七巷遥相呼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古城保护一度告急。2002年,省政府批准实施《漳州市名城保护规划及三片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漳州古城开始焕发新光彩。2004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奖;2010年,入选第二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近年来,漳州市推进水城、绿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拟把古城打造为文化旅游综合体。

历程·心声:进入古城,恍然历经两重天——外面是熙熙攘攘的现代街区,里面是老旧的街巷。古城入口,两台挖掘机小心翼翼地撬动地面,生怕惊动了老街的沉寂。施工方说,古城管网复杂,路面改造要循序渐进。

穿街过巷,布店、鞋店、打金铺,久违的业态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孔庙、宋桥、骑楼、牌坊等令人目不暇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十八大报告说得真好!”古城居民薛百川说,古城,是漳州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一面镜子。他的祖上是秀才,老宅中雕梁画栋保存完好;到了父亲这代,子女多,就把院墙当屋墙,又建了几间房。漳州古城就像他家,以前不注意保护,越来越拥挤,自来水管、污水管、电线错杂,违法搭盖随处可见。另外,锦歌等当地传统艺术和一些老手艺也日渐流失。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漳州古城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它的保护,顺应了发展潮流。”薛百川说。

2002年4月漳州市名城保护规划获批实施后,当地先后投入上亿元开展三次整治保护。近年来,多次派人到杭州、成都、福州等地学习,还把新加坡“规划之父”、杭州的规划专家请来把脉。目前,漳州古城(历史街区)保护总体规划设计已出炉。古城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将以政府投入为主,突出原貌修缮保护、有机更新,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态;其他区域以市场化运作为主,突出合理改造、完善配套。

“有机更新,就是‘中医疗法’,不伤筋动骨,不操之过急,既保护古迹和传统文化形态,又引入现代文化产业,激活古城。”芗城区委副书记沈永智说,比如,在漳州侨史馆周边布局商铺“围裙”,为居民增加创业渠道;以现代文化产业模式,重焕锦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提升古城文化品位。

“古城保护开发涉及几万居民,但规划搬迁户只占小部分,即使搬迁也是就近安置。”老薛说,政府说,老宅修缮由政府出钱,要从商的话还优先配置新商铺,“古城能更加宜居宜业,我们高兴”。

记者体会: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必须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的重要方面,其中就有对传统文化的科学的保护传承。漳州古城文化综合体建设,选择了有机更新的路子。此举并非信手拈来,而是经过学习研究、审慎判断、科学决策提出的。而且,漳州坚持民生这个基点,周全考虑百姓安居增收。这样的保护开发路子,符合发展为民的真义,百姓当然拥护。(记者 雷光美 谢逸溪 通讯员 杨特团)

(责编:乔业琼、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