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區團、重慶渝中、團組織建設、提高團員素質、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
為深入貫徹落實團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提高團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團重慶市委與中共重慶市渝中區委簽訂備忘錄,在渝中區共同建設黨建帶團建創新試驗區,以“五個三”工作舉措創新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推動共青團事業實現新發展。
以“三個重點”深化組織建設。夯實傳統領域團建,成立街道青年工作聯合會、街道少工委,在校學生超過3000人或校區在2個以上的中學,設立年級團總支或分團委。推進新興領域團建,建設重慶市“兩新”團建示范區,推進青年興趣小組和興趣社團等新青年組織建設,推動樞紐型青年自組織建團和互聯網、新媒體團建,各直屬團組織重點建設在區域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的青年自組織團組織2個以上。創新品牌化團建,堅持“一校一品”推進城鄉社區共青團市民學校建設,市、區級示范點自有特色項目分別達到3個、2個以上,每名專兼職團干領建小區共青團市民學校自有特色項目1個以上﹔每個街道在老舊居住區建設小區共青團市民學校2所以上,自有特色項目1個以上。
以“三大行動”服務黨政中心。深化“青字號”品牌建功行動,以青年志願者、青年文明號、青年崗位能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等“青”字號品牌為重要載體,廣泛開展“崗位建功新渝中?共圓偉大中國夢”崗位建功實踐行動。開展青年人才基層實踐鍛煉行動,創新辦好“中國重慶渝中青年人才論壇”,強力實施海外青年學人回國創業周和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渝中行。開展助推經濟發展服務行動,以渝中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組織青年企業家走進渝中開展經貿考察和投資,推動產業交流合作,促進產業調整升級。
以“三大陣地”服務青年發展需求。建設渝中青年創新創業中心(園),以IT信息和文化創意產業為主,促進創業項目轉化為生產力。依托團市委和市科委設立的“天使基金”項目,建立渝中區“天使服務站”,零距離為創業青年提供無息小額貸款,助推青年創新創業。成立YBC渝中區服務站,建立未來企業家培養“青鋒計劃”金融扶持項目,開展“渝中區青年創新創業先鋒獎”評選,每年新建見習基地和創業基地不少於2家,提供見習崗位不少於500個,推薦青年就業崗位不少於100個,組織各類青年技能培訓不少於200人,發放小額貸款不低於2000萬元。
以“三條路徑”強化團干部隊伍建設。優化團干部選拔配備路徑,團區委機關及區級部委辦局、街道團委(團工委)專職或兼職團干部,在團的崗位工作達到1年及以上,且具有國民教育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近3年年度考核有1年及以上優秀,可競爭上一級科級領導職位。優化基層團干部教育培養路徑,建立完善團區委與基層黨組織互派團干部挂職長效機制,渝中區和團市委機關干部雙向交流和挂職鍛煉長效機制,每年互派2—3名優秀青年干部到對方單位交流挂職或任職。優化基層團干部轉崗輸送路徑,團的領導班子成員任期一般為一屆,同一職位最長不超過兩屆。
以“三大保障”促黨建帶團建機制建設。強化黨建帶團建制度保障,團區委書記固定列席區委常委會,街道團工委書記、直屬青工系統團委書記固定列席同級黨政聯席會或黨委會,把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納入基層黨建目標考核,嚴格執行團的工作不先進、黨的工作不評優。強化團建工作組織保障,各級黨組織每年至少聽取1次團組織工作匯報、研究1次團建工作、為團員上1次黨課或作1次形勢報告﹔政府編制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把青少年發展指標體系納入政府統計序列,把青少年事業發展項目列入民心工程。強化團建工作經費保障,區財政按照所轄地區青年人口總數,以每年每人不少於2元標准安排共青團基層組織建設專項工作經費,並隨財政收入的增長而增加投入﹔各級黨組織將留存黨費的5%用於基層團建工作﹔堅持每年彩票公益金區級統籌部分的1.5%用於共青團開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及場所的建設和管理。
相關專題 |
· 中國共青團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