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11: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雜志發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據統計,今年以來,《求是》已發表了12篇習近平重要講話文章,涉及疫情防控、道路自信、全面小康等多個重要主題。講話中,總書記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從今年刊發的文章中,摘編多個方面的重要論述,以饗讀者。
圖為今年以來《求是》雜志發布的習近平重要講話文章關鍵詞
談民法典
2020年第12期
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重大意義 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權益
· 加強民法典重大意義的宣傳教育。要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 民法典實施得好,人民群眾權益就會得到法律保障,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就會更加有序,社會就會更加和諧。要講清楚,實施好民法典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必然要求。
· 加強民事立法相關工作。民法典頒布實施,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解決了民事法治建設的所有問題,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在實踐中檢驗、探索,還需要不斷配套、補充、細化。
· 加強民法典執法司法活動。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是維護民法典權威的有效手段。
· 加強民法典普法工作。民法典共7編1260條、10萬多字,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復雜的一部法律。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
· 要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加強對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論研究,盡快構建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性質,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的民法理論體系和話語體系,為有效實施民法典、發展我國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論支撐。
談全面小康
2020年第11期
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
· 我國發展不平衡,城鄉、區域、人群之間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義。對此,思想上要統一認識、廣泛宣傳。
· 衡量全面小康社會建成與否,既要看量化指標,也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狀態和現實獲得感。
· 要避免浮躁情緒,堅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把扶貧工作重心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在普遍實現“兩不愁”的基礎上,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后堡壘。要堅決克服“數字”脫貧、“指標”脫貧等問題,有效防止脫貧戶返貧和邊緣戶掉隊。
· 各地發展水平有差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階段的工作也應各有側重。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深度貧困地區,要繼續集中優勢兵力堅決啃下硬骨頭、完成硬任務。中西部發展水平相對好些的地區,要按照既定部署完成剩余脫貧任務,鞏固脫貧成果,增強可持續性。東部一些地區發展水平較高,要在目前發展基礎上向基本實現現代化發力,同時持續做好東西協作扶貧和對口支援工作,這也是硬任務。
談新使命、新征程
2020年第10期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 一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無論身居多高的職位,都必須牢記我們的共和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始終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始終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
· 今天,中國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更是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努力的結果。中國人民從親身經歷中深刻認識到,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前進,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不可能發展進步。
· 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虛心向人民學習,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准。
· 路雖然還很長,但時間不等人,容不得有半點懈怠。我們決不能安於現狀、貪圖安逸、樂而忘憂,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 中國人民這個願望是真誠的,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隻有那些習慣於威脅他人的人,才會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威脅。
談脫貧攻堅
2020年第09期
在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
· 脫貧攻堅,加強領導是根本。必須堅持發揮各級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落實脫貧攻堅一把手負責制,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一起抓,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政治保証。
· 脫貧攻堅,精准是要義。必須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堅持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准、脫貧成效精准等“六個精准”,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彈炸跳蚤”,因村因戶因人施策,對症下藥、精准滴灌、靶向治療,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
· 脫貧攻堅,資金投入是保障。必須堅持發揮政府投入主體和主導作用,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形成脫貧攻堅資金多渠道、多樣化投入。
· 脫貧攻堅,各方參與是合力。必須堅持充分發揮政府和社會兩方面力量作用,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互為補充的大扶貧格局,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引領市場、社會協同發力,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脫貧攻堅格局。
· 脫貧攻堅,從嚴從實是要領。必須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貫穿脫貧攻堅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實施經常性的督查巡查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確保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使脫貧攻堅成效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 脫貧攻堅,群眾動力是基礎。必須堅持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貧困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正確處理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關系,培育貧困群眾依靠自力更生實現脫貧致富意識,培養貧困群眾發展生產和務工經商技能,組織、引導、支持貧困群眾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致富,用人民群眾的內生動力支撐脫貧攻堅。
· 脫貧攻堅是一場必須打贏打好的硬仗,是我們黨向全國人民作出的庄嚴承諾。一諾千金。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省區市黨政一把手向中央簽軍令狀的,隻有脫貧攻堅這一項工作。各級黨政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必須增強政治擔當和責任擔當,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親力親為抓。
· 脫貧攻堅的目標就是要做到“兩個確保”:確保現行標准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消除絕對貧困﹔確保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扶貧標准是確定扶貧對象、制定幫扶措施、考核脫貧成果的重要“度量衡”。
談國際合作
2020年第08期
團結合作是國際社會戰勝疫情最有力武器
·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攜手應對,國際社會才能戰勝疫情。
· 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毫無保留同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患難見真情,中方贊賞國際社會給予我們的寶貴理解和支持,中國人民銘記在心,中華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報李的民族,中方始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為國際社會抗擊疫情提供支持。
·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重大傳染性疾病是全人類的敵人,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全面加強國際合作,凝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合力。
· 中國及時採取果斷有力措施,不僅是對本國人民健康負責,也是在為世界公共衛生事業作貢獻,中國為抗擊疫情付出了巨大犧牲,國際社會對此已有公論。
談武漢防疫
2020年第07期
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
· 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為你們而感動、而贊嘆!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
· 廣大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志願者等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要高度重視對他們的保護、關心、愛護,落實好各項關心關愛政策措施,加強防護物資保障,切實降低感染風險,讓他們始終保持強大戰斗力、昂揚斗志、旺盛精力,持續健康投入戰勝疫情的斗爭。
·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重點在“防”。現在到了關鍵的時候,必須咬緊牙關堅持下去。要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發動人民群眾,提高群眾自我服務、自我防護能力。
· 湖北和武漢等疫情嚴重地方的群眾自我隔離了這麼長時間,有些情緒宣泄,要理解、寬容、包容,繼續加大各方面工作力度。要充分考慮群眾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監測市場供需和價格動態,保障米面糧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暢通“最后一公裡”。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多組織供應。
· 群眾在家待得久了,社區工作者、基層干部、下沉干部等長期疲勞作戰,也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大心理疏導工作力度。要加強輿論引導,強化正面宣傳,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廣泛普及疫情防控知識,紓解公眾疑慮,營造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輿論氛圍。
· 我們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要著力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強化公共衛生法治保障,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提高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談科研攻關
2020年第06期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 越是面對這種情況,越要堅持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擔責任、盡銳出戰,盡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
· 疫苗作為用於健康人的特殊產品,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加快推進已有的多種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同時密切跟蹤國外研發進展,加強合作,爭取早日推動疫苗的臨床試驗和上市使用。
· 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風險是事關國家安全和發展、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的重大風險挑戰。要把生物安全作為國家總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平時和戰時結合、預防和應急結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結合,加強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科研攻關體系和能力建設。要統籌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體系化對抗能力和水平。
· 要完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新型舉國體制,加快推進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領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藥衛生、醫療設備等領域的國家重點科研體系,布局一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加大衛生健康領域科技投入,加強生命科學領域的基礎研究和醫療健康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衛生領域戰略科技力量和戰略儲備能力。
· 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這些技術裝備瓶頸,實現高端醫療裝備自主可控。
談依法防控與治理
2020年第05期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 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
· 有一些地方和部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進退失措,出台的一些防控措施朝令夕改,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嚴重妨礙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群眾對此不滿意。實踐告訴我們,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維護社會大局穩定。
· 堅持依法防控,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切實推進依法防控、科學防控、聯防聯控。
· 要加大對危害疫情防控行為執法司法力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
· 要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加大對暴力傷害醫務人員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查處各類哄抬防疫用品和民生商品價格的違法行為,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造謠傳謠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
· 要依法規范捐贈、受贈行為,確保受贈財物全部及時用於疫情防控。
· 要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領導指揮體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統有序、條塊暢達、執行有力,精准解決疫情第一線問題。
· 我們建立全民醫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體人民的疾病醫療后顧之憂。這次疫情防控,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對醫藥費個人負擔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財政給予補助,有些地方還對異地就醫患者實行先收治、費用財政兜底等政策,保証了患者不因費用問題而延誤救治。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要及時總結,推動形成制度性成果。
談疫情防控
2020年第04期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
·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我們要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切實做好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現在,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情況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值得注意的問題,必須抓緊補短板、堵漏洞。
· 對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不力的,要敢於批評,責令其立即整改。對不服從統一指揮和調度、本位主義嚴重的,對不敢擔當、作風飄浮、推諉扯皮的,除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外,情節嚴重的還要對黨政主要領導進行問責。對失職瀆職的,要依紀依法懲處。
· 隻有集中力量把重點地區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從根本上盡快扭轉全國疫情蔓延局面。
· 要重點抓好防治力量的區域統籌,堅決把救治資源和防護資源集中到抗擊疫情第一線,優先滿足一線醫護人員和救治病人需要。
· 要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強化社區防控網格化管理,實施地毯式排查,採取更加嚴格、更有針對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 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持生產生活平穩有序,避免因確診病例增多、生活物資供應緊張等引發群眾恐慌,帶來次生“災害”。
· 要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依法嚴厲打擊利用疫情哄抬物價、囤積居奇、趁火打劫等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違法犯罪行為。
談文化自信
2020年第03期
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
· 回顧歷史,隻有中華民族這樣的具有開放包容胸懷的民族,才會容納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匯。今天,我們要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懷,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
· 隻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我講過,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明5000多年綿延不斷、經久不衰,在長期演進過程中,形成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這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博採眾長的文化自信。
· 研究和弘揚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歷史遺存背后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要揭示蘊含其中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懷和文化自信,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精神支撐。
· 民心相通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的基礎和支撐。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我們要積極傳播中華文化,加強同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增進民心相通,共同構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更多更優秀的人類文明成果。
談道路自信
2020年第02期
堅持歷史唯物主義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隻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我們才能不斷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斷開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 現在,我們依然要推動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要推動全黨掌握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學習的目的,就是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歷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我們黨現階段提出和實施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之所以正確,就是因為它們都是以我國現時代的社會存在為基礎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是從我國現在的社會存在出發的,即從我國現在的社會物質條件的總和出發的,也就是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要求出發的。
·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筑。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們通過不斷調整生產關系激發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通過不斷完善上層建筑適應了經濟基礎發展要求。我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進行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都是出於這個目的。
·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改革開放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歷史唯物主義態度。
·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 如何認識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作用,是社會歷史觀的重大問題。同歷史唯心主義英雄史觀相對立,歷史唯物主義群眾史觀第一次徹底解決了這個重大問題,提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遵循歷史唯物主義這一觀點,我們黨提出了群眾路線,並把它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
談制度自信
2020年第01期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的社會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是經過革命、建設、改革長期實踐形成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相統一的成果,凝結著黨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 我們從來不排斥任何有利於中國發展進步的他國國家治理經驗,而是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
· 鞋子合不合腳,隻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好不好、優越不優越,中國人民最清楚,也最有發言權。我們在這個重大政治問題上一定要有定力、有主見,決不能自失主張、自亂陣腳。
· 全黨同志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一個嚴密完整的科學制度體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統領地位的是黨的領導制度。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是對黨和國家各方面事業作出的制度安排。我們無論是編制發展規劃、推進法治建設、制定政策措施,還是部署各項工作,都要遵照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