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10:10 來源:農民日報
從茶產業到蜂產業,從清水魚到鄉村旅游,談起農村的產業發展,浙江省開化縣委書記項瑞良滔滔不絕、如數家珍。
開化縣地處浙西山區,一直以來,農業產業“低、小、散”。但隨著消費升級以及新零售時代的到來,農產品有可能變身為“奢侈品”﹔鄉村的產業發展,也將展現出誘人的空間。
“這裡面的關鍵,一是要緊盯市場需求不放,二是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特色。”為此,項瑞良和有關部門一起,逐個產業進行調研,逐個產業制訂政策策略,逐個產業召開專題會議推進。
支柱產業“品質化”
“龍頂興,則開化農業興”,項瑞良調研開化茶產業后深深感慨。
茶葉是開化舉足輕重的特色支柱產業,年產值超8億元,在農業總產值中的佔比超過1/3。“開化龍頂”曾經是浙江綠茶的代表性品牌,在市場上享有盛譽。
但遺憾的是,由於“開化龍頂”主打芽茶,片面追求“杯中森林、水中芭蕾”的外形美,以致殺青不夠、略有澀味。多年來,消費者一直有所詬病。
茶是用來喝的,不僅僅是用來看的。開化茶產業的發展,必須從品質化上打開缺口。
“今年的‘茶王’賽,我們提出了新標准,要求進一步優化加工工藝。要用好品質來提高市場美譽度。”開化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月橋告訴記者,接下來,在鞏固提升傳統單芽綠茶的基礎上,縣裡將發展一芽一葉至一芽三葉的優質茶,並以市場為導向,開發紅茶、白茶、黑茶、黃茶等系列產品。
“開化龍頂”調整了思路:不再追求規模和產量,而是著重抓品質、抓品牌﹔不再片面執著於種植環節,而是加大力度進行地推營銷﹔不再因循於老茶人,而是致力培育“茶二代”。在做精做優產品本身的同時,挖掘茶文化、茶民俗,延長產業鏈條。
山東濟南原是浙江綠茶的天下,“開化龍頂”卻沒有立足之地。今年開化舉辦推介會后,已有3家經銷商入駐其中。僅濟南一地,即可爭取到過億元的市場份額。
“品質化”的理念,同樣落實到清水魚產業的發展中。開化的清水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開化美食的“當家菜”,但對養殖環境和養殖方法要求較高。因為佔地少、投入小、見效快、產量高,清水魚十分適合山區發展。一時間,養殖面積很快從200多畝擴張到2000多畝。
但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並不取決於規模,而是受制於個性鮮明的產品品質。
2018年5月17日,開化在和田鄉召開“清水魚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項瑞良親自參加會議,號召大家要找准產業發展的方向和定位,挖掘資源優勢,更好對接市場,盡快把生態優勢變為產業優勢。
清水魚品質化發展的關鍵是“標准”。為此,開化制訂並頒布了全省第一個清水魚養殖標准,其中包括不准投喂人工飼料,池塘水體做到每天換8遍等條款,十分嚴苛。目前,該標准已經上升為省級標准。
在確定養殖標准基礎上,開化把具有帶動作用和規模效應的農戶送到外面學技術,培養一批“土專家”。同時,引進項目業主,由龍頭企業帶動銷售,對接各大餐飲酒店。政府則積極申報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厚植“開化清水魚”品牌內涵。
“品質化”讓開化清水魚從不愁賣到高價賣。一般草魚售價每斤6元多,而開化的塘口收購價就要25元,杭州市場上的售價更是高達68元,較同類草魚高出5-8倍。像何田鄉柴家村的農民余明貴,夫妻倆在村裡開了個農家樂,就靠清水魚做招牌,3口小魚塘,年收入至少在20多萬元。
新興產業“特色化”
驅車在開化鄉間,不時能看到房前屋后一群群的土蜂桶。了解內情的人告知,當下,其他地方養殖的多是意蜂,而開化則是傳統的中蜂。
上半年最新統計數據顯示,開化全縣中蜂養殖場(戶)有3000余戶,養殖量3.8萬群,同比增長36%,預計全年可產土蜂蜜120余噸,年產值達4000萬元。
小小土蜂雖不起眼,但投資少、見效快,既不佔用土地,技術需求也不高,農戶利用空閑時間,隻要在房前屋后、山間空地,擺上蜂箱就能養。
2016年,開化推出“戶養十桶蜂,增收萬元錢”項目,中蜂產量三年翻了三倍多。
開化的做法是“花小錢辦大事”:通過“合作社+農戶”“基地+農戶”的形式,把項目交給有責任心的主體,迅速帶動周邊一批養蜂能手。有了主體帶著農戶干,提供包銷服務,蜂蜜銷路自然暢通,每斤100多元的售價仍供不應求。
過去對於農業產業,很多地方熱衷招“大商”、不願招“小商”。但項瑞良認為,山區土地、人才各種資源都很有限,扶持新興產業,既要重視招“大商”,更要關注小資本,隻要做到新奇特、小而美,再吸引在外鄉賢、務工人員、有志青年等返鄉創業,產業發展必將大有可為。
大溪邊是開化最為偏僻的鄉鎮,因為缺水一直找不到特色產業。1.38萬人口中,就有5000人外出打工謀生,土地拋荒嚴重。
鄉鎮將目光瞄准了高粱。這種作物不僅具有觀賞價值,而且可以食用,也可以用作加工。最關鍵的是產業夠“特”,全省上下找不到高粱的影子。
3年前,鄉裡開始流轉土地,打造紅高粱小鎮。
青翠的葉子、沉甸甸的高粱穗,與青山、藍天、白雲一道,構成了一幅南方山區難得一見的風景畫。不少人抱著好奇前來觀光休閑,順道就買上幾斤高粱釀制的土酒。
現在,全鄉高粱種植面積已達2500多畝,形成了高粱酒、高粱果、高粱飯等系列產品體系。紅高粱小鎮名聲大震,成了“網紅小鎮”。前不久,鄉裡領導還專門組織去山東省高密市考察莫言筆下的紅高粱小鎮,希望南北兩個小鎮結成“姐妹”。
從整個縣域經濟賬面看,無論是中蜂產業,還是紅高粱產業,產值都不高,但記者發現,它們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求生存,已經成為鄉村振興中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
鄉村經營,再造產業
3月1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擂台賽”在開化舉行。
端坐評審席的,是高校教授和開化有關部門領導。而前來答辯匯報的,則是15個村的一把手。通過比拼,15個村最后隻能留下10個獲得“典范村”榮譽。進入“典范村”行列的,就有可能獲得縣裡高達千萬元的資金投入。
那麼,誰能進入“典范村”,標准是什麼,開化此舉目的何在?
原來,政府投入鄉村建設的資金,很難變現為市場效益。為了推動鄉村產業發展,開化推出“‘錢江源大花園’十大‘典范村’建設工程”,將產業引進、業態培育和政府的資金投入結合在一起。沒有產業發展計劃就不能獲得該輪投入。
村裡的區位特點、產業優勢、人文勝景﹔計劃搞康養旅游還是發展中高檔民宿﹔怎麼讓計劃的產業吸引人、留住人?“村官”們又是演示又是解說,使盡渾身解數,最終角逐出十大“典范村”。
說得好還要做得好,答辯匯報再出彩,那也僅僅是“設想”。要拿到“千萬元”級的真金白銀,還必須產業項目落地、社會資本到位。
為了幫助村裡招商,開化將十大“典范村”的基本情況編印成宣傳品,到杭州召開招商推介會,邀請了87家文旅企業到場,現場有7個項目簽約,協議投資6.8億元。目前,金星、龍門、下淤3個村已經率先啟動典范村創建工作。
下淤村山清水秀,離開化縣城僅20分鐘車程,區位優勢明顯。這幾年村裡配套建起了游步道、停車場、文化廣場等設施后,吸引了諸多社會資本前來投資。光民宿、農家樂就有42家,村民人均純收入2.7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80萬元。
那麼,爭取到該筆“千萬元”投入后,下淤村可以派做哪些用場?張月橋解釋,其中30%可以用作基礎設施建設,另外70%必須用於業態的配套。
比如“漢唐香府”民宿,其業主希望在下淤村經營發展,但又不願意重資產投入。那麼,村裡就可以利用該資金,按照業主要求,建設乃至裝修好物業,出租給業主,這就大大減輕了業主前期投入的壓力。當然也可以將資金作價直接入股,和社會資本共同組建公司,進行利益捆綁,共建共享。
由於因“業”制宜,目前,開化農業農村發展已經呈現出勃勃生機。據統計,開化年度游客量接近1300萬人次,其中八成在鄉村﹔全縣農家樂、民宿的床位超過了1.2萬張﹔2018年,人才首次實現了淨流入﹔今年前5個月,工商登記同比增長三倍,投資主要集中在服務業。(本報記者 蔣文龍 朱海洋)
相關專題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