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2019年11月04日08:50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原標題: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10月31日,十九屆四中全會閉幕。5000余字的全會公報中,“制度”一詞出現的頻率最高,多達77次﹔“治理”一詞出現頻率也很高,達到了41次。

制度和治理在公報中的高頻出現,正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主題的具體反映。深入理解制度和治理的關系,有助於全面准確把握全會精神實質和實踐要求。

公報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2014年9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六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前一句規定了根本方向,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麼道路。后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兩句話都講,才是完整的。”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制度和治理的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是治理的依據,制度的性質決定治理的方式﹔治理是制度的實踐,制度的實踐過程就是治理。

公報首次系統描繪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圖譜。其中,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它統領和貫穿其它12個方面的制度,即: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黨和國家監督體系。這是一個完整的制度系統。

公報明確要求,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這裡的治理,包括了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兩個方面。其中,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由此可見,治理體系是一個制度系統,包含多方面的制度﹔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也就是制度在運行中的表現。

“經國序民,正其制度。”公報指出,“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這說明,治理國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的。隻有有了好的制度,才有可能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但是,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雖然有緊密聯系,但又不是一碼事,不是國家治理體系越完善,國家治理能力自然而然就越強”。當前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13個方面的顯著優勢,把這些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都離不開制度的高效執行。隻有不斷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制度的效能,進而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公報提出,要推動廣大干部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提高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項工作能力和水平。其著眼點正在於此。

為實現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我們必須既突出堅持和完善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又加強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宇軒)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