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4日08:26 來源:經濟日報
侯雋。新華社發
“人生的路,前人踏平﹔生活的路,熱血鋪成。高舉起不倒的紅旗,接過父輩手中的工具,將路上殘石除盡,積雪掃清……為了這一切,我願獻出終生!”著名演員黃宗英筆下的“特別姑娘”侯雋,早在初中就寫下了奉獻青春的詩句。扎根天津寶坻57年來,她團結帶領群眾,不斷攻堅克難,譜寫了華麗燦爛的篇章。
1962年,高中畢業的侯雋,響應“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號召,來到天津寶坻縣竇家橋村插隊落戶,立志做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新型農民。
1970年,侯雋與3名知青組成了寶坻縣竇家橋村大隊領導班子。這些有知識的熱血青年,在貧瘠的土地上,用奉獻和奮斗改變了生產落后的面貌。侯雋帶領支部團結社員群眾,以“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面前沒困難”的氣概,大搞農田基本建設。
平地面、打機井、挖台田,把所有鹽鹼地都改造成高標准園田。科學種田,使當地糧食增產幅度一年比一年大。竇家橋村不僅改寫了吃國家返銷糧的歷史,還交售40多萬斤愛國糧。竇家橋這個貧困村、落后村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先進村。
為“留下一片綠蔭,傳承一種精神”,從2002年開始,侯雋與老伴在竇家橋村西北營造了百畝知青林,種植了銀杏、國槐、鬆柏等樹木。2011年“七一”前夕,侯雋把培育了近10年的知青林,捐給天津寶坻區史各庄鎮政府。
在寶坻區政協工作期間,侯雋兼任天津寶坻桑梓助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十幾年來,她始終堅持對受助同學物質精神雙資助,形成了“三個一”的基本框架:“一條渠道”,隨著永久基金不斷增加,開辟了一條充足穩定的助學資金來源渠道﹔“一支隊伍”,以受助大學畢業生為骨干,建立了一支為人才成長服務的志願者隊伍﹔“一種精神”,由桑梓志願者共同倡導和踐行的“扶優濟困,助學為樂,心系桑梓,成才報國”的桑梓精神。(記者 武自然 商瑞)
相關專題 |
· 最美奮斗者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