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學懂弄通做實十九大精神
濕地保護進行時(二)

“鳥天堂”北大港濕地:美麗天津生態品牌

2017年12月03日11:35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鳥天堂”北大港濕地:美麗天津生態品牌(圖)

北大港濕地萬畝魚塘將更名為天鵝湖,相鄰的老朱魚塘更名為鸛棲地。圖為在萬畝魚塘拍攝的各種天鵝。 記者 王濤 攝

初冬的北大港濕地,深紅的鹼蓬草猶如一片“珊瑚海”,絢麗而深情﹔金黃的蘆葦叢搖曳輕蕩,舞動著自然的旋律。在這如詩如畫的景致裡,置身其中,一陣陣清脆的鳥鳴清晰入耳,接著,一個個躍動的身姿翩躚而來,天鵝、灰雁、東方白鸛、白琵鷺、灰鶴……這些從遠道遷徙經停濕地的精靈們或靜臥、或嬉戲、或覓食,正悠哉地享受著冬日裡的美好。

“作客”候鳥近30萬隻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面積為348.87平方公裡的北大港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完整,是本市面積最大的濕地自然保護區,每年春秋兩季都會迎來數十萬隻珍稀鳥類。如今已記錄到在此停歇的候鳥249種,其中,國家Ⅰ級保護物種11種、Ⅱ級物種34種,素有“鳥天堂”的美譽。記者在北大港濕地採訪了解到,眼下正值候鳥遷徙高峰期,據最新觀測記錄,目前在濕地“作客”的候鳥達60余種,近30萬隻,總量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北大港濕地不僅是候鳥的樂園,也是一片彌足珍貴的生態寶地。保護好這片濕地,形成示范效應,對於建設美麗天津和生態濱海有重要意義。”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主任尚成海告訴記者,可喜的是,近年來,相關保護措施的力度和人們護鳥護生態的意識同步提升,助推北大港濕地正在成為美麗天津的標志性生態品牌和綠色名片。

大力推進退耕退塘還濕工程

為了進行生態恢復,完善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給珍稀物種提供更適宜的棲息環境,記者了解到,推動生產經營活動退出、實施生態補水和水環境治理、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完善基礎設施等一系列舉措正在北大港濕地全面鋪開。

針對保護區種養殖等生產經營活動,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濕地管理處負責人孫寶年說:“我們已經對濕地內農業種植、水產養殖、工礦企業、能源設施等生產經營活動和人工設施點位進行逐項核查,並依據《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和《關於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實施意見》要求,將建立濕地保護生態補償機制,確定補償對象、補償標准和資金渠道,大力推進退耕退塘還濕工程。”

以大港油田為例,由於北大港濕地位於大港油田千米橋探區,而這裡恰巧是油氣資源富地。為保護濕地和生態,面對資源稀缺的困惑和油氣寶藏的誘惑,大港油田選擇關停油井,將抽油機從歷史高峰期的34台減至現在的5台。據了解,對於其余部分企業佔用保護區的情況,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妥善的解決方案,預計於2018年全部整改完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大港濕地借助南部水循環工程,加大生態補水力度。“目前已經補水7800萬立方米,新增有水濕地面積27平方公裡,預計今后每年補水6000萬立方米,讓有水濕地面積保持在140平方公裡。”尚成海介紹說,不僅如此,實驗區內還規劃建設3平方公裡水質淨化示范區,通過膜處理工藝,使水質達到Ⅳ類標准。

構建“人防+技防”監管體系

優質的生態環境不僅造福人類,更是為了給鳥兒創造一片永續棲息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此,北大港濕地啟動植被修復工作,目前累計恢復蘆葦、鹼蓬草等耐鹽植物0.45平方公裡,治理外來入侵物種互花米草1.6平方公裡。“我們還在濕地裝了86處電子監控,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同時成立近百人的巡護隊,構建全天候、立體式‘人防+技防’監管體系。”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姚慶峰說。此外,為了讓保護濕地和候鳥的觀念深入人心,他們在保護區周邊村庄、社區設立宣傳欄153塊、警示牌140塊,實現警示牌入界、宣傳欄入村、宣傳單入戶、宣傳語入心。

連日來,隨著氣溫走低,面對即將到來的水域大面積封凍期,姚慶峰對記者說,他們已經做了不少准備工作,比如投喂2萬斤魚苗和10噸玉米,防止水域突然結冰造成候鳥斷糧。接下來,他們將與護鳥志願者一起,做好對濕地落腳候鳥的巡護監測,為鳥類創造舒適的過冬條件。

(責編:沈王一、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