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5日08:2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天安門向東30公裡,世界上裡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運河——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碧波蕩漾,展露新顏。運河之畔,一座新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正如火如荼。
這一切,只是北京這座千年古都過去5年裡悄然“重生”的一個縮影。
“建設和管理好首都,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首都發展,始終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定不移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手筆布局、大力度推進,一場深刻的歷史性變革,在燕山腳下、渤海之濱一萬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發生。
一個重大命題,一個嶄新定位
——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心系首都建設和發展,從治國理政的新高度,以全新的戰略定位為首都發展謀篇布局,北京城市發展出現深刻轉型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的首站選擇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如今,這裡每天都在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進入展館,一座巨大的北京青銅沙盤,猶如一盤宏大的棋局,格外醒目。
“我出生在北京,多年在北京學習和生活,目睹了北京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陳舊的古都發展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全過程,真是滄桑巨變”“看到北京發生的一幕幕顯著變化,我同大家一樣感到十分自豪。”2014年2月25日至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時飽含深情地說。
放眼未來,中華民族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方位,距離偉大復興從未如此接近。作為一個正闊步邁向民族復興的發展中大國——
“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
這一重大命題,凝聚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首都歷史、現狀和未來的諸多戰略思考和判斷:
——北京作為首都,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和形象,是全國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首要窗口。
——北京是我國首都,是世界著名古都,在帶動京津冀地區乃至環渤海地區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
過去5年裡,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北京市,提出了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定位准,才能方向明。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將首都發展放到更大的戰略空間考量。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解決好北京發展問題,需要跳出北京來看。北京要解決遇到的突出問題,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經濟區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以打通發展的大動脈,更有力地彰顯北京優勢,更廣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資源。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京津冀協同發展,多次召開座談會、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審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2015年4月30日,伴隨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一個覆蓋21.6萬平方公裡、一億多人口的宏大國家戰略進入全面實施、加快推進的新階段。
時隔近一年——2016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十三五”規劃綱要,“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輻射帶動環渤海地區和北方腹地發展”列入其中。
——以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審視北京發展,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動非首都功能疏解。
面對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生態環境嚴峻等首都發展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牛鼻子”和主要矛盾。北京資源環境容量已經到了極限,隻有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才能為提升核心功能、提升發展水平騰出空間。
——以宏大的歷史視野規劃北京發展空間,部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規劃建設雄安新區。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作為千年古都,北京如何拓展發展的空間格局,實現更長遠的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2016年5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了關於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有關情況的匯報。總書記指出:“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翼’。這是我們城市發展的一種新選擇”“在新的歷史階段,集中建設這兩個新城,形成北京發展新的骨架,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017年4月1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消息公布。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啟了歷史新篇章,一場深刻的變革正在拉開大幕。
——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調要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歷史文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北京市,都強調保護歷史文化:“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北京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証,要更加精心保護好,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強化‘首都風范、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
從加快中軸線申遺,到加大名人故居等文物騰退力度,從加強老城保護到制定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西山永定河文化帶規劃,從整體保護到全面保護,過去5年裡,北京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步伐不斷加快。
北京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要把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考察北京市重要講話作為案頭卷、工具書、座右銘,帶著深厚感情,持續深入學習,領會思想精髓,不斷增強行動自覺,切實貫徹落實到全市工作的全過程和各個方面。
方向既明,干勁倍增。從大力開展“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到開展背街小巷整治提升行動,從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到全面打響治理大氣污染攻堅戰,從擦亮中華文明“金名片”到健全城市管理體制,5年來,北京市各級干部群眾以更高的政治自覺、更強的責任擔當,擼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個腳印,一張藍圖繪到底,首都發展步入大調整、大提升、大協同的新階段。
2014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調度指揮大廳視察,對北京交通發展提出殷切期盼。3年過去,北京軌道運營線路從17條增至19條,裡程從465公裡增至574公裡,擔負著每日超千萬人次客運量……
軌道交通發展是北京發展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5年裡,北京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3%,2016年達到2.49萬億元,第三產業比重超過8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5000億元。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環境治理成效顯著,人民生活持續改善……5年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首都發展的重要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從公元前11世紀的古薊城,到今天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首都,北京,正朝著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宏偉目標昂揚奮進……
一項宏偉戰略,一種重大轉變
——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實現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重大轉變
兩年前,通州郝家府村還是京郊一處不知名的小村庄,如今這裡已經高樓林立,街寬路平,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的核心地帶。
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工地考察,對建設進展表示肯定。
作為北京新“兩翼”之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重大部署。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斷——北京城市總體規劃最根本的是解決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這個重大問題﹔把握好“舍”和“得”的辯証關系,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和空間結構布局。
過去5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接推動下,北京牢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主動“瘦身”,漸顯成效,努力實現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
——過去5年裡,北京制定實施並不斷修訂完善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截至2017年8月,北京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達1.78萬件,累計疏解退出一般制造業企業1940家,調整疏解市場482家、物流中心83個,大紅門、動批、天意等人們熟知的批發市場陸續騰退。
2017年以來,伴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持續展開,疏解整治工作力度逐漸加大:1至8月,北京市拆除違法建設3834萬平方米,拆除量達到去年的2.9倍﹔整治“開牆打洞”2.5萬余處,完成全年計劃的155.7%﹔整治“散亂污”企業4858家,完成全年計劃的83.3%……
一系列數字的背后,是發展思路的轉變。
過去5年,北京嚴格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實行增減挂鉤、減量發展,確定了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等三條紅線。
“首都發展進入新階段,最主要特征就是減量發展,實際上也是為了更好發展。最重要任務是疏解非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和水平。”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素芳說。
以越來越少的人口增量、產業領域、能源消耗支撐經濟增長——這是三條明顯的趨勢線,折射出首都北京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
老城多地再現“水穿街巷”景象﹔留白增綠,“城市森林”大面積增加﹔調整退出一大批一般性制造業企業、區域性專業市場﹔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和增速持續下降,城六區常住人口出現拐點……5年來,北京城市發展正在深刻轉型。
——剝掉“白菜幫”,是為了集中發展“白菜心”。
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新要求——北京的發展要著眼於可持續,在轉變動力、創新模式、提升水平上下功夫,發揮科技和人才優勢,努力打造發展新高地。
打造發展新高地,首先體現在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
這是一個人們難以忘卻的細節:2013年9月30日上午,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走出中南海,把“課堂”搬到了中關村。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關村寄予殷切期望:“面向未來,中關村要加大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為在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5年來,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發展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系統和服務、新一代健康診療與服務等產業,加速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競爭優勢和增長動能。2016年,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4.6萬億元,科技進步對北京經濟增長貢獻率提升至60%。
5年來,北京大力發展服務經濟、知識經濟、總部經濟,加快培育金融、信息、文化創意、商務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產業結構進一步邁向中高端,“高精尖”經濟結構進一步形成。
數據顯示,北京從嚴調控的制造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2016年新設市場主體數分別下降72.75%、26.42%、18.36%,未列入禁限的金融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科技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12.77%、26.76%、22.53%。
“這‘三升三降’表明通過疏解功能做‘減法’,加快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探索走出一條減量發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新路。”北京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伯正說。
——過去5年,北京堅持生態優先,著力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2017年3月18日,伴隨北京最后一座大型燃煤電廠華能北京熱電廠燃煤機組停機,北京成為全國首個全部實施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
告別燃煤發電史,淘汰全部“黃標車”,分階段疏浚整治河道……過去5年,北京環境治理成效顯著,變化在悄悄發生:地下水位開始回升﹔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從2011年的12.85%提高到2016年的26.8%﹔生活垃圾基本實現全處理,資源化率提高至56%﹔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國領先水平﹔2017年,在東西城率先實現“無煤化”的基礎上,朝陽、海澱、豐台等七區平原地區將實現“無煤化”目標……
一份心中牽挂,一種百姓情懷
——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以北京居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對北京這片出生、成長的土地,習近平總書記思茲念茲。過去5年裡,北京的地鐵車站、出租車公司、養老院、自來水廠、熱電公司等幾十個地方都留下了總書記的足跡。
每到一處,習近平總書記都問需於民,問計於民。
——“地溝油哪去了?”在北京市自來水集團的展板前,習近平總書記問介紹生活垃圾處理情況的北京市市政管委負責人。
——慶豐包子鋪,習近平總書記自己排隊、拿錢和其他顧客一起點餐取餐,同大家親切地聊家常、問民生。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習近平總書記同老人們的合影擺在很多老人的床頭。2014年元旦前,老人們希望能同前來看望他們的總書記合影留念,習近平欣然答應,並細心囑咐“照片要給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張”。
以百姓之心為心。老街坊們過得怎麼樣,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裡的牽挂。
雨兒胡同30號院,藤上瓜熟葉茂。3年前,習近平總書記曾來這裡看望他的老街坊們。總書記說,這一片胡同我很熟悉,今天來就是想看看老街坊,聽聽大家對老城區改造的想法。
60歲的老街坊庄寶回憶:“總書記那天中午來的,就跟親戚串門一樣,沒有一點架子,特別親切。我和總書記聊起小時候的劈柴、燒煤球,冬天在大院的水缸裡接水。總書記說,自己也有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一出門,60歲的李淑蘭還拿起相機給總書記和街坊們拍了幾張照片。“總書記問我,你們家的煤氣到哪兒換,我當時就想,總書記連這麼小的事兒都關心。”
如今,庄寶和李淑蘭兩家人已經告別住了幾十年、見不著陽光的十幾平方米南向平房,換到了離奧森公園不遠的城錦苑小區。
“從十幾平方米的小房子換到90多平方米的南北通透兩居室,舒坦多了。”李淑蘭說。
從南鑼鼓巷地區四條胡同保護整治,到白紙坊、北辛安、望壇等地區大規模棚戶區改造,從政策性住房項目到公共服務及便民設施項目,伴隨“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加快開展,成千上萬“老北京”的住房條件得到改善,百姓體會到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獲得感,還來自周圍環境切切實實的改善。
“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說。
4月,《首都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2017—2019年)行動方案》出台,對北京東西城2435條背街小巷提出了無私搭亂建、無開牆打洞、無亂停車、創建文明街區等“十無一創建”3年治理計劃。
拆除違建,封堵開牆打洞,增加綠化植被……短短半年,首都核心區已有1211條背街小巷啟動治理工作,其中189條達到無違建等“十無”標准。
“這條街通通透透、規規整整,讓人看了就心裡舒服,這樣的街道才是‘首都范兒’。”西城區前門西河沿街長1150米,亂停車、戶外佔道經營等問題一度非常突出,經過整治,胡同寬敞干淨,前門樓子清晰可見,85歲的陳福茂在這裡住了40多年,滿是自豪。
老城的變化,只是一個縮影。
“要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以解決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大氣污染等問題為突破口,提出解決問題的綜合方略。”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考察北京市時說。
——人口過度聚集,讓北京資源環境矛盾日益凸顯。近年來,北京多管齊下,全市常住人口增量從2011年的56.7萬人下降到2016年的2.4萬人,2016年城六區常住人口首次出現由增到減的拐點。
——針對老百姓切膚之痛的交通擁堵,北京市多措並舉予以緩解:軌道交通運營裡程位居世界同類大城市前列,在建裡程超過300公裡,為歷史之最,到“十三五”末,北京將實現區區通軌道,中心城區軌道交通750米站點覆蓋率達到90%﹔而伴隨城市路網系統進一步完善,中心城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1%。
——為應對房價高漲,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要求,2017年以來,北京市緊鑼密鼓出台調控政策,發布未來五年150萬套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推動住房供給側改革。截至2017年9月,北京新建商品住房價格連續11個月環比不增長。
——“藍天難現”“繁星無影”……大氣環境,始終是讓習近平總書記揪心的問題。5年來,北京全面打響治理大氣污染攻堅戰,PM2.5年均濃度2016年比2012年累計下降23.7%。
數據之變,記錄了5年來北京民生之變。
——民政保障資金從2012年的133億元增加到220億元,累計增幅65.4%﹔城市低保標准從2012年的月人均520元調整至900元,累計增幅達73.1%﹔農村低保標准從月人均380元提高到900元,累計增幅136.8%﹔
——全市養老機構總量從2012年的400家淨增加到513家,床位數從7.4萬張淨增加到12.6萬張,累計增幅70.3%。
……
5年來,首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基本公共服務實現人群全覆蓋,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發展同步,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5萬元。
一盤宏大棋局,一個光明未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大視野、大格局為首都發展布棋落子,北京這座歷史古城必將更加璀璨輝煌
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四層的多媒體影廳裡,《不朽之城》《未來北京》兩部多媒體專題片定時輪播,時空交織之中,首都的歷史與未來交相輝映。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引領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規劃科學是最大的效益,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
首都規劃,國之大事。新中國成立以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共經歷6次編制。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市后,北京市和中央有關部門啟動了新一版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
對於北京城市規劃,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出明確要求。2017年2月,總書記到北京市考察,北京城市規劃建設是考察的重要內容﹔2017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工作的匯報,對規劃編制提出了新要求。
“首都規劃務必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貫通歷史現狀未來,統籌人口資源環境”﹔
“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把握好城市定位,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后再開工建設。”
……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后動。
2017年9月,黨中央、國務院正式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以黨中央、國務院名義批復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在北京歷史上這是繼1983年后的第二次,在全國則是唯一。
這是一張貫通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藍圖——2021年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年,20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年。規劃時間因此設計為近期到2020年,遠期到2050年,目標年取中間為2035年。從歷史階段上來看,這一版總規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規劃時間段與兩個“一百年”更好地銜接。
這是一張奠定首都未來發展大框架的藍圖——在北京市域范圍內形成“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一核”即首都功能核心區﹔“一主”是中心城區即城六區﹔“一副”即北京城市副中心﹔“兩軸”是中軸線及其延長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多點”即5個位於平原地區的新城﹔“一區”即生態涵養區。同時,要發揮好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對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
這是一張以人民為中心的藍圖——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重在“和諧宜居”,這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對首都發展最大的關切。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一串串的數據擲地有聲:
——北京市常住人口規模2020年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2020年以后長期穩定在這一水平﹔
——2020年大氣中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56微克/立方米左右,2035年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根本改善,2050年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4%,2035年不低於45%﹔
——到2020年軌道交通裡程提高到1000公裡左右,到2035年不低於2500公裡﹔
——未來5年新供應各類住房150萬套以上﹔
……
棋局布定,落子從容。
未來的北京,天更藍,山更青,水更綠,歷史文化的“金名片”更加閃亮,城市更加宜居,新的“兩翼”助力首都行穩致遠,大國首都的美好前景令人心馳神往。
在事關北京未來發展的大棋局中,北京冬奧會籌辦和北京新機場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特別關心的兩件事。
2008年,北京為全世界呈現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舉辦冬奧會,將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既舉辦夏季奧運會又舉辦冬季奧運會的城市。北京冬奧會籌辦得怎麼樣,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挂在心。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市考察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總書記強調,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是展現國家形象、促進國家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有著強有力的牽引作用,要全力做好每項籌辦工作。
奧林匹克公園西側、國家網球中心南側,國家速滑館建設已經啟動,這將是2022年冬奧會唯一一個在北京城區新建的場館。
從北京豐台大紅門往南約40公裡,一個世紀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設,這就是北京新機場。
北京新機場位於北京南中軸延長線上,遠期規劃年旅客吞吐量1億人次以上。2017年2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北京新機場建設。他強調,新機場是首都的重大標志性工程,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必須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
國慶剛過,北京新機場航站樓工地上一片繁忙,航站樓主體結構已初現“鳳凰”雛形。
鳳凰展翅,鯤鵬翱翔。首都的未來,仿若清晰可見:
——2019年9月,北京新機場將投入使用,助力京津冀騰飛。
——2020年,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取得重大進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初步建成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大城市病”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的構架基本形成。
——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
人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北京,這座千年古城必將更加璀璨輝煌!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 記者梁相斌、李斌、涂銘、王敏、孔祥鑫、烏夢達、關桂峰)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15日 02 版)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