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14:36 來源:西藏日報
金秋時節的林芝,風光旖旎,萬山紅遍。
走進總書記來過兩次的巴吉村,映入眼帘的是綠樹鮮花環繞,以及一棟棟整齊漂亮的藏式小樓,村民們燦爛的笑臉流露出生活的幸福與美好,而一個個漂亮小院裡招展的五星紅旗仿佛正在訴說著習近平總書記與這個村庄的故事。
總書記說:“你們靠黨的好政策富起來,應該向你們學習!”
巴吉村,是尼洋河畔的一個“特殊村庄”,習近平同志曾於1998年和2011年先后以福建省委副書記和中央代表團團長的身份,兩次來到這裡,留下了對這片土地和父老鄉親的深深關愛……
回望過去,巴吉村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村庄,曾在舊西藏飽受苦難掙扎,也曾在改革開放前為溫飽而辛勤勞作。“說實話,我們當年買拖拉機的‘第一桶金’,還是靠砍木頭掙來的。”談起巴吉村的發展史,70歲的老支書達龍誠懇地說。
那是1977年,巴吉村雖然地理位置不錯,離八一鎮近,交通便利,但是靠著傳統方式漫天撒種、廣種薄收,每畝地的產量隻有300斤左右,村民們依然在為溫飽發愁。當時,在年輕的村支書達龍帶領下,大家靠上山砍木頭攢下了8000元,並用這在當年堪稱巨款的“第一桶金”買了輛東方紅拖拉機。鐵牛下地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當年的糧食產量一下子提高到了700斤,從此巴吉村村民再也不愁吃不飽飯了……當東方紅拖拉機成為歷史,在村委會主任米瑪帶領下,加上黨的好政策,以及村裡豐富的林木資源,短短幾年時間,巴吉村村民先后就買了50多輛大貨車運木料。后來國家禁止伐木,村民就購買工程機械車、翻斗車搞工程材料運輸。在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援藏工作有力推動下,村黨支部帶領大家利用地緣優勢,抓住發展機遇,組織運輸隊、創辦預制板廠、興建大棚蔬菜基地……巴吉村逐漸富裕起來,短短幾年間,“刺圍牆”換成了木板和樹皮勾連的“板皮圍牆”,接著水泥勾縫的“石頭圍牆”又取代了“板皮圍牆”﹔1998年巴吉新村全面建成,“石頭圍牆”被推倒,村裡統一設計、統一修建了“磚頭圍牆”!
就在這時,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來到巴吉村。
1998年7月21日,習近平參觀了這個煥然一新的藏族村落,然后來到村民次仁平措家。和很多村民的經歷類似,次仁平措從部隊復員回鄉后開汽車搞運輸,勤勞致富,1997年花38萬元蓋起了一棟兩層高的新樓房——
一進門,酥油燈亮著,藏香燃著,新家具上描繪著蓮花、水鳥、仙女、祥雲,金光閃閃,喜氣洋洋……“福建先富起來的地方也不過如此呀!”習近平贊嘆道。
細細地參觀了次仁平措的臥室、客廳、廚房、糧倉,看著滿倉的青稞、大米、面粉,習近平笑了,他問圍在身邊的村民:“現在日子過得怎麼樣?”
“這幾年光景最好啦!”村民們爭著回答。當了解到巴吉村1997年人均收入逾2000元,大家過上好日子時,習近平十分高興。他說:“祝賀你們!你們靠黨的好政策富起來,應該向你們學習。希望你們繼續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至今還記得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來我們村,給我們帶來了多麼大的激勵與鼓舞啊!”村民格桑旺久和鄉親們回想起那一天,還是顯得很激動。“這一切都是黨和政府帶給我們的,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好日子!”
“真像是太陽光一樣晒在我心頭,太幸福了!”
格桑旺久沒有想到的是,13年后,習近平同志再次來到巴吉村,並且來到了他家裡!
2011年7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的習近平率中央代表團到來西藏,出席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活動,並看望各族干部群眾。21日,習近平同志一行專程來到林芝地區,親切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與大家親切握手交談,他的平易與親切就仿佛回到久別的家鄉,看望一直牽挂的父老鄉親。在巴吉村,習近平認真了解這裡的新農村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情況,看望慰問村民。在村民格桑旺久家中,漂亮的藏式小院鮮花綻放、瓜果飄香,寬敞明亮的新居、現代舒適的廚房,都給習近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習近平走進格桑旺久家的廚房,點燃沼氣灶,了解農村沼氣使用情況,充分肯定全村集中管理沼氣的做法。格桑旺久家的庫房裡堆滿了儲備的青稞、大米、面粉等,習近平仔細察看,拿起一塊奶酪細細品嘗。看到藏族村民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配置了舒適實用的家具,用上了各式各樣的家電,群眾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習近平十分欣慰。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家裡,給全家老小留下了終身難忘的印象。”格桑旺久的話語興奮而自豪。“一進家門,總書記就和藹可親地問我一家生活如何,日子過得怎麼樣?還走進我家的廚房,點燃沼氣灶,了解農村沼氣使用情況﹔仔細察看糧倉,細細品嘗奶酪。隨后,又在客廳裡,與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親切交談,囑咐巴吉村的黨員、干部要堅持黨的宗旨,堅持因地制宜,廣開致富門路,千方百計幫助群眾增加收入,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甜,不斷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績。”
激動的不光是格桑旺久,提起總書記兩次來村裡的故事,村民們七嘴八舌,每個人都有一堆的心裡話要說。身穿工布藏裝的老村支書達龍,講起往事思路清晰、鏗鏘有力,瞬間把我們帶回到過去的回憶中。
在達龍的記憶中,有兩次一輩子也不能忘記的經歷。一次是1966年國慶節,他作為西藏百萬翻身農奴的代表,來到首都北京,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另一次是習近平同志率領中央代表團,專程來到巴吉村了解新農村建設和基層黨建工作情況,親切看望慰問村民。在村口,習近平同志握著達龍的手,祝他健康長壽。達龍熱淚縱橫,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只是不停地說:“感謝共產黨,感謝中央領導!”
“我其實平時很會說話的,但一見到習近平同志,我不知道怎麼了,一張口就哭起來了,什麼話都說不出來。習近平同志還祝我健康長壽,那感覺啊,真像是太陽光一樣晒在我心頭,太幸福了!”
時隔數年,達龍老人每每講起那幸福的時刻,情緒依然激動萬分,滿臉的幸福與驕傲。
“我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要把家鄉建設得更加富裕和美麗!”
雖然離開了巴吉村,但總書記對這裡的牽挂從未中斷。
2015年國慶節,格桑旺久作為我區基層民族團結優秀代表之一,到北京參加祖國66歲生日的慶祝活動,又一次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會見。“真是想不到,總書記認出我了,走過來和我親切交談,我真是太幸福了!”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總書記叮囑我們說,我國56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員,共同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各民族大家的夢,也是我們各民族自己的夢。”
格桑旺久和巴吉村的黨員們始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格桑旺久向總書記匯報說,作為村裡的一名普通黨員、“雙聯戶”戶長、八一鎮人大代表,他在致富之后,堅持扶持2名困難群眾,手把手教他們學習挖掘機駕駛和苗木種植技術。
回到林芝后,格桑旺久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希望,走村串戶傳達給父老鄉親,大家深受鼓舞,意氣風發。兩年過去了,格桑旺久的家庭收入穩步增長,他幫扶的2名困難群眾也脫貧致富,過上了富裕幸福的好日子。
的確如格桑旺久所說,巴吉村村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誨,干勁十足,不懈奮斗。隨著林芝市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緊靠八一鎮與318國道的巴吉村不少土地規劃成了建設用地。“土地沒了,但一下子有了幾千萬元的征地補償。”村民們告訴記者:“雖然我們都很想拿到這筆錢,當一回實實在在的‘暴發戶’,可是這樣一來,百姓就享受不到長久的利益。”於是,巴吉村“兩委”班子不斷給百姓做思想工作,在征得村民同意之后,將這筆錢投資於混凝土公司、建材市場、客運站等一些大型項目建設,滾動發展,每年為村民帶來了幾百萬元的現金收入。
如今的巴吉村不僅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2萬元以上,還更加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和諧美麗家園,並依托村裡的大柏樹、措木及日等旅游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成立了以旅游為主的長發公司。在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巴吉村現在的經濟發展勢頭越來越好,環境和自然風光愈加迷人,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汽車村”“旅游村”“富裕村”“小康村”……
“我們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要把家鄉建設得更加富裕和美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格桑旺久說。(記者 高玉潔 史金茹)
相關專題 |
· 砥礪奮進的五年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