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砥礪奮進的五年

扎根中國大地創建世界一流——上海交通大學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積極服務國家戰略

2017年08月25日08:5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扎根中國大地創建世界一流

上海交大校園一角。

學生在實驗室科研創新。

學生原創話劇《錢學森》演出。

新生聽黨委書記姜斯憲講開學第一課現場。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上海交大的足跡】

上海交通大學誕生於1896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改革開放以來,上海交大服務國家需求,立德樹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各項發展建設取得歷史性進步,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交大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各項事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

上海交通大學正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砥礪精神,奮力前行。

強化立德樹人 培育卓越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隻有培養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強調“價值引領、知識探究、能力建設、人格養成”的有機統一,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積極推進“學在交大”,著力培育學生遠大理想和學術志趣。

每年新生入學,由學校黨委書記為新生講授大學第一課已成為交大的傳統﹔每年的畢業季,學院黨委書記都會給畢業生黨員上“最后一堂黨課”。學校深入推進形勢與政策課改革,書記、校長帶頭走上講台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今年,新設立“教書育人獎”,作為全校最高級別獎項,旗幟鮮明地倡導全校教師把立德樹人、教書育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學校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持續組織開展的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項目,挖掘學校深厚文化底蘊和愛國奉獻精神內涵。著力構建學生大實踐育人體系。五年來,每年學生志願服務20余萬人次。每年暑期,都有近600支團隊、逾6000人次奔赴全國各地,開展“行萬裡路,知中國情”社會實踐活動。鼓勵畢業生把服務國家、服務人民放在就業選擇的首位,交大學子到國家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就業的畢業生數接近65%。

讓創新精神凝結在交大學生血液中,已成為全校師生的共識。學校在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上連捧“挑戰杯”﹔2016年,交大學子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世界總決賽中第六次奪金,創造了亞洲歷史。學校先后入選首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教育部首批“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立足民生、服務社會已成為上海交大眾多學子的理想。

招攬天下英才 激發創新活力

人才是學校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上海交大黨委十分重視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2017年4月,成立黨委教師工作委員會和黨委教師工作部,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凝聚作用,增強各類人才對黨情、國情、社情、校情的了解,加強對各類人才的思想政治引導。

上海交大突出“高精尖缺”導向,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引進戰略科學家和重點領域急需人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來自瑞典的安德森·林德奎斯特教授說:“我願意幫助中瑞兩國科學界建立聯系,希望向其他海外科學家分享我在上海交大的工作生活體驗,鼓勵更多年輕科學家來體驗中國、感受中國。”上海交通大學是目前國內高校為數不多的“四百”大學,即長江學者、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組部千人計劃、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都逾百人。

培育人才方面,上海交大構建貫穿全程、科學有效、梯隊合理的人才成長體系,實現對中青年教師成長發展的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支持。2013年起,實施“同台競技、同軌運行、共同發展”的制度設計,積極穩妥地推進學術榮譽體系和長聘教職體系建設。改變了原本單一的晉升途徑,把不同“項目”的“運動員”放到了各自的“賽場”。1974年出生的彭志科博士入校九年,從一名青年學者成長為國家杰青、長江學者,他說:“長聘教軌前三年沒有考核,第六年進行教職晉升的國際評估,並且學校一開始就提供各類扶持政策和相對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這對於年輕人的成長來說,非常關鍵。”

對接國家戰略 服務國計民生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要認真吸收世界上先進的辦學治學經驗,更要遵循教育規律,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我們鼓勵師生將自己的發展和國家戰略和需求緊密結合,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上海交大黨委書記姜斯憲和校長、黨委副書記林忠欽多次這樣表示。

對接國家戰略需求,上海交大在若干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實現了突破。2014年,IFSA、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未來媒體網絡三個協同創新中心通過國家認定,數量居全國高校第一。學校堅持自主創新,針對重點產業和領域中的核心技術和共性科學問題開展科技攻關,為產業振興和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12年以來,上海交大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11項。全氟離子膜制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該項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4500米級深海無人遙控潛水器作業系統”“6000m深海拖曳式觀察系統”“自航絞吸挖泥船”在我國海洋資源探測和南海戰略中作出了重要貢獻﹔“AP1000核島主設備大型鍛件”關鍵技術,為我國第三代核電站的工程建設和后續堆型研發提供了重要支撐﹔融入國家數字電視標准的高清數字電視地面廣播傳輸技術,圓滿完成從“神六”到“神十”的返回搜救任務。上海交大積極開展高水平決策咨詢研究和智力服務,在城市治理、海洋強國、質量強國、東京審判與抗戰史等重要領域發揮交叉學科優勢,打造新型智庫。

立足國民經濟主戰場,服務區域社會民生。對接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重點建設李政道研究所、“零號灣”創新創業集聚區、張江科技創新園區、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扎根上海,立足長三角,輻射全國其他區域,先后與四川、雲南、廣西等省區開展戰略合作,發揮集成創新優勢,利用科學技術驅動集成創新。

圖片均由上海交通大學提供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相關專題
· 砥礪奮進的五年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