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忠魂:葉挺請求重新入黨的申請書
——中央檔案館館藏珍貴歷史檔案背后的黨史故事之九
中國革命史上偉大的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之一葉挺,在1946年3月的一封入黨申請電至今仍保存在中央檔案館中。寥寥數語背后,濃縮了葉挺對革命事業無比忠誠、不懈追求的生命底色,透露出對黨真摯深厚的感情,刻畫出一個鐵血忠魂的高大革命將領形象。
1946年3月4日,被蔣介石扣押長達五年之久的葉挺終於獲釋。在出獄后的第二天,葉挺即致電黨中央,請求加入中國共產黨,電文寫道:
“毛澤東同志轉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我已於昨晚出獄,決心實行我多年的願望,加入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在你們的領導之下,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貢獻我的一切。我請求中央審查我的歷史是否合格,並請答復。”
這也是葉挺22年前在莫斯科向中共旅莫支部寫過的第一份入黨申請書之后,直接向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寫的第二份入黨申請書,其中的前因后果如何?
1924年夏秋之間,作為國民黨的軍事人才,葉挺被派往蘇聯學習。當時到蘇聯學習的中國人,幾乎都是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葉挺是第一個留蘇的國民黨員。中國留學生就讀的學校,也隻有一所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葉挺雖不能按起初預想學習軍事,但他並不介意,因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正是他當時開始接觸並想要積極學習的。經過一段時間,葉挺感到以嶄新姿態登上中國政治舞台的中國共產黨,要比與地主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中國國民黨,在革命理論和實踐方面,都更富有朝氣,更富有戰斗力,於是產生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強烈願望,並忠實坦誠地向黨組織提出了申請,隨后經王若飛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5年9月回國后,經國共雙方協商,葉挺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參謀處長,后改任獨立團團長,參加北伐戰爭。他帶領獨立團一路進攸縣、打醴陵、克平江、奪汀泗、取咸寧、佔賀勝、陷武昌,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樹立了“鐵軍”威名,被譽為“北伐名將”,享譽中外。
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后,為挽救中國革命,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葉挺任前敵總指揮。同年12月,根據黨中央指示,中共廣東省委又以葉挺為軍事總指揮發動廣州起義。起義隨即遭到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鎮壓,與葉挺並肩作戰的時任廣東省委軍委負責人聶榮臻回憶,起義后第二天晚上,葉挺在會上提出最好不要再在廣州堅持,把其余隊伍拉到海陸豐去,但參加廣州起義的共產國際代表卻極力主張堅守廣州,最終起義失敗。1928年1月,廣東省委在檢查廣州起義問題時,片面責備起義領導人犯了軍事投機和盲動主義的錯誤,作出對葉挺予以留黨察看六個月的處分。此后,葉挺在莫斯科寫了一份關於廣州起義的詳細報告送給黨組織,但受到共產國際東方部部長米夫以及王明的嚴厲批判與攻擊。在歸國無路,申訴無門的情況下,葉挺流亡德國10年,從此脫黨。
關於這段歷史,周恩來在《關於黨的六大的研究》中說:“廣州起義失敗后,葉挺到了莫斯科,共產國際代表還說他政治動搖。共產國際沒有人理他,東方大學請他作報告,共產國際也不允許他去。這樣,他就離開黨跑到德國去了。這件事我們應該給葉挺申冤。”周恩來作為見証人,斷定葉挺是“離黨”,而不是“脫黨”,這是一段影響深遠的論述。
抗日戰爭爆發后,1937年8月,周恩來在上海會見葉挺,請他出面改編紅軍南方游擊隊。國民黨方面,因為葉挺是有著巨大影響的北伐名將,又知道他當時已不是共產黨員,也曾想拉攏他。9月28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命葉挺為新四軍軍長。葉挺的政治態度十分明朗,任命他為新四軍軍長的命令一發表,他就毫不猶豫地奔赴延安,共產黨高規格迎接了他。毛澤東親自主持了在抗大禮堂舉行的歡迎大會。晚會上,葉挺說:“同志們歡迎我,實在不敢當。革命的道路,是艱難的,很不平坦的。十年內戰時期,許多好同志倒下了,也有個別叛變了。堅持下來的同志,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好比爬大山,許多同志不怕山高,不怕路險,一直向上走。我有一段,是爬到半山腰又折回去了,現在又跟上來。今后,一定遵照黨所指示的道路走,在黨和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堅持抗戰到底。”
1941年,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中,葉挺“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他下示部屬:“葉挺如果臨陣走,槍在你們手”。表現出一個革命將領的鋼鐵意志和高尚情懷。
葉挺被押后,在獄中度過了五年零兩個月,雖遭國民黨威逼利誘、蔣介石親自勸降卻剛正不屈,寫下了著名的《囚歌》,成為千古絕唱。被押期間,黨中央一直關注葉挺的安危處境,不斷與國民黨交涉,最終在1946年3月營救其出獄。
葉挺在出獄后10個小時寫就的入黨申請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毛澤東親自動手修稿潤色了批准葉挺入黨的復電:
“親愛的葉挺同志:五日電悉。欣聞出獄,萬眾歡騰,你為中國民族解放與人民解放事業進行了二十余年的奮斗,經歷了種種嚴重的考驗,全中國都已熟知你對民族與人民的無限忠誠。茲決定接受你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黨員,並向你致熱烈的慰問與歡迎之忱。中共中央 三月七日。”
在胡喬木草擬的復電中,起首稱葉挺為“葉希夷”,毛澤東將其改為“葉挺同志”,后改為“葉挺將軍”,最后又改成“親愛的葉挺同志”,其中心意,溢於言表。
是年4月8日,葉挺在與王若飛、博古、鄧發等人飛往延安途中不幸因飛機失事遇難。這一年,葉挺正好50歲。
葉挺的戰友聶榮臻這樣評價他:葉挺一生中有過許多輝煌勝利,也遭受過許多失敗挫折。他隨著時代的前進而前進,對革命事業無限忠誠,無比堅定,無比勇敢。他那臨大難而不懼,臨大節而不苟的崇高品格,尤其令人感佩。
今年是葉挺誕辰120周年、遇難70周年。這位驍將用鐵血忠魂建立的卓著功勛,永遠彪炳史冊。(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新華社記者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