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復興的人間正道

2016年06月30日14:10    來源:內蒙古日報    手機看新聞

延安民族學院的學生。

烏蘭夫

榮耀先(蒙名:謙登若憲)

1923年11月,在北京蒙藏學校學習的土默特旗學生合影。前排左二為多鬆年、左五為烏蘭夫,二排右一為吉雅泰,三排左五為奎璧,后排右一為榮耀先。

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會會址。

1938年,八路軍120師一部進入大青山地區開辟抗日根據地。

1938年,大青山支隊與蒙漢抗日游擊隊在面鋪窯子勝利會師。

1947年5月1日,當選的自治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員在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大會上宣誓就職。

北京石虎胡同裡,一座古朴建筑,昔日吳三桂的舊王府,卻成為內蒙古革命的搖籃。一所蒙藏學府,北洋政府創辦的中學,內蒙古的革命火種從這裡萌芽。

幾位蒙古族少年,從草原來到這裡,漫漫長夜,仰望星空,尋找那一顆照亮中國前進腳步的星。

延安求學路,追隨紅色的聖潔光芒,成就一代領導骨干。

烽火歲月中,篳路藍縷,從陝北啟程,聚力伊克昭盟,八路軍大青山抗日支隊由此出發。

大興安嶺腳下,古老小城王爺廟,一場草原盛會,“紅城”迎來新生……

如今,我們靜靜端坐在歷史一隅,追尋串串厚重的紅色足跡,重溫百年來的那段浩瀚風雲,深情觸摸這片草原上的歷史印記,仿佛穿越血與火的煙雲,感知一個新生政權的誕生與成長的磅礡歲月,用堅毅的腳步走向復興的人間正道。

聖地求學

為了培養少數民族干部,毛主席於1939年初指示中共綏遠省委:選送蒙古族青年到延安學習,參加革命,參加抗戰。

成就一代領導骨干

1939年8月,內蒙古第一批蒙古族青年帶著對中國革命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奔赴“革命聖地”延安。在他們當中有布赫、雲曙碧(女)、雲照光等23人。一路上,所經歷的艱辛自不必說,還要化妝成難民以躲避敵人的盤查。

西北工委很重視這批蒙古族少年,為照顧蒙古族的風俗習慣,學校把他們單獨編為55隊,又稱蒙古青年隊。后來成立了陝北公學民族部。1941年9月18日,中央決定把陝北公學民族部、中央黨校回民班和西北局民族問題研究室的少數民族學生匯集起來,成立延安民族學院。院長由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高崗兼任,烏蘭夫任教育處處長。從土默川去的第一批蒙古族青年全部進入延安民族學院。從1939年至1942年,綏蒙地區先后有9批蒙古族及部分漢、回、滿族革命青年共100多人赴延安學習。

后來,由於內蒙古地區革命工作需要,一批批學有所成的土默川優秀兒女,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回到家鄉投入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第一線。雲照光、雲世英、布赫、克力更、張玉慶等這些從延安民族學院走出的蒙古族學生逐漸成長為中國第一批少數民族干部,成為了內蒙古革命的一代領導骨干。

烽火歲月

坐落在包頭市達茂旗的“百靈廟抗日武裝暴動紀念碑”高聳偉岸,飛馳的戰馬,揮刀向前的騎士雕像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光榮歲月。

在烏蘭夫等中國共產黨人的領導下,百靈廟蒙政會保安隊宣布脫離具有濃厚民族意識和民族主義思想的德穆楚克棟魯普領導的蒙政會加入到了抗日行列,史稱“百靈廟暴動”。

從陝北到伊克昭盟

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經過艱苦卓絕的2萬5千裡長征勝利到達陝北,至此陝北成為中國革命新的大本營。這客觀上為黨中央領導內蒙古革命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內蒙古革命從此掀開了嶄新篇章。

當年12月20日,時任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發表了《對內蒙古人民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假借“大蒙古主義”,消滅蒙古民族的罪惡企圖。1936年,中共中央決定成立中共蒙古工作委員會開展蒙古民族工作。成立伊始,中共蒙古工作委員會就把工作重心首先放在了對伊克昭盟的革命工作上。

1936年10月,根據中共陝甘省委的指示,中共蒙古工作委員會改組為中共中央少數民族工作委員會,並增設了蒙民部、回民部等。為了爭取和團結伊克昭盟蒙漢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改組后的工委領導中共烏審旗工委和鄂托克旗工委,積極開展了爭取蒙古民族上層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1937年,日軍佔領內蒙古部分地區后嚴重地威脅著陝甘寧等周邊抗日根據地的安全。為了鞏固和保衛抗日根據地,八路軍120師358旅715團和師直屬騎兵營一個連,組成八路軍大青山抗日支隊積極開展抗日斗爭。

“紅城”新生

烏蘭浩特,一座大興安嶺腳下有一座原本叫“王爺廟”古老小城。1947年初春,小城召開了一場盛會,內蒙古自治政府在這裡宣告成立了。那一天是5月1日,歷史上稱為“五一大會”,從那以后,王爺廟改名為烏蘭浩特,就是那一天,“紅城”誕生了中國第一個省級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為民族區域自治政策提供了樣板。

少數民族自治區從這裡誕生

1946年4月3日,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和東蒙自治政府在承德舉行了統一內蒙古自治運動的會議,通過了《內蒙古自治運動統一會議主要決議》,確定內蒙古自治運動的方針是平等自治,不是獨立自治,還確定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統一領導內蒙古武裝部隊,推選烏蘭夫為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執委會兼常委會主席兼任軍事部長。會議標志著內蒙古地區的革命斗爭和蒙古民族解放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烏蘭夫根據內蒙古地區蒙古族群眾的普遍願望,向中共中央提出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請求並獲批准。

1947年3月初,中共中央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集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中共興安省工委負責人會議,起草了《內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內蒙古自治政府暫行組織大綱》,經會議討論后報中共中央東北局審定,並轉呈中共中央原則批准。初步議定自治政府的組織機構、人事安排,協商擬定了自治政府委員、參議會議員名單,成立了內蒙古人民第一次代表大會黨團,烏蘭夫任黨團書記。

同年4月23日,古老的土地上,彩旗獵獵,內蒙古人民代表大會在王爺廟的成吉思汗廟山腳下召開。

1947年5月1日,內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烏蘭夫當選為自治政府主席。

“五一大會”通過了《內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內蒙古自治政府暫行組織大綱》等重要文件,明確規定:自治政府的任務是團結自治區內的蒙、漢、回各族人民,推翻帝國主義扶持下的國民黨封建買辦大漢族主義的統治,為實現內蒙古地區各族人民的徹底解放而奮斗。會議選出臨時參議會,並經參議會選出內蒙古自治政府。

成立之初,內蒙古自治政府隻轄呼倫貝爾、興安、納文慕仁、錫林郭勒、察哈爾五個盟,面積約五十四萬平方公裡,人口約為200多萬。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中央要求創造條件,恢復歷史上內蒙古的行政區域,撤銷熱河、察哈爾和綏遠三省,統一內蒙古的行政區劃,結束內蒙古地區東、西部的隔離狀態。

隨著解放戰爭逐漸取得勝利,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確定了“恢復內蒙古歷史的本來面貌”的原則。由此,熱河省代管的昭烏達盟(現赤峰市)和遼北省代管的哲裡木盟(現通遼市)於1949年5月正式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同年9月19日,董其武將軍率部起義,綏遠省人民政府隨即成立,之前毛澤東提出的以“綏遠方式”解決綏遠問題的構想得以實現。

星火之源

1923年,一個風清日麗的早晨,幾個蒙古族少年從草原來到北京市西城區石虎胡同國立蒙藏學校,從此,一粒粒革命的火種開始萌芽。

蒙藏學校點燃內蒙古革命火種

蒙藏學校是1912年由民國政府蒙藏事務局提出,最初是為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子弟就讀而設立的民族中學。1923年冬天,中國共產黨像冬天的太陽一樣照到了冰凍的蒙藏學校,給進步學生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從此,這一批內蒙古的民族青年,就在當時中國共產黨北方區委負責人、中國共產黨早期的杰出的領導者李大釗同志親自培養和教導下成長起來了。

榮耀先是黨在蒙古族青年中最早發展的黨員。1923年,榮耀先在內蒙古地區廣泛動員蒙古族青年學生到蒙藏學校讀書。是年秋天,吉雅泰、多鬆年、雲澤(即烏蘭夫)、奎璧等30多名蒙古族學生奔赴北京求學。

1923年秋,蒙古族群眾推選了土默特旗的代表到北京請願,要求當局停止清丈土地,歸還和恢復蒙古族群眾的土地。被激怒的學生們包圍了當時的北洋軍閥政府的蒙藏院,一部分學生還沖進了總裁貢桑諾爾布王爺的辦公室,與之理論。

蒙藏學校學生們反抗軍閥政府的斗爭,與北京各界民眾要求反對軍閥混戰的斗爭匯成一股洪流,斗爭以學生們的勝利而告終。

《蒙古農民》成為內蒙古第一個革命刊物

在李大釗的感召下,烏蘭夫、奎璧、吉雅泰、多鬆年等人先后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陸續轉為中共黨員,並成立了中共蒙藏學校支部。1925年多鬆年、烏蘭夫、奎璧等主持創辦了內蒙古第一個革命刊物《蒙古農民》。

李大釗看到《蒙古農民》創刊號時,連連夸獎。《蒙古農民》被北方區委確定為蒙藏學校黨組織的刊物,通過它向內蒙古各地群眾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和黨的民族政策。

蒙古民族第一代共產黨人誕生

為了培養和保護蒙古族革命力量,中共北方區委分批送蒙藏學校的革命青年到國內外名校學習深造,為內蒙古革命的開展創造了干部條件。

黨組織派於樹德、韓麟符等回到內蒙古地區,以建立各級國民黨黨部的名義來發展中共地方組織。他們建立了熱河、綏遠等4個中國共產黨的工作委員會,還陸續在武川、和林等地建立了若干旗縣黨的工作委員會,領導內蒙古西部地區的革命活動。

一批批從北京蒙藏學校派出去的革命青年,陸續回到內蒙古從事革命斗爭,為后來內蒙古的革命運動撒下了生生不息的種子。

(《北方周末報》記者:武峰 董柏杰 張艷利 何宇輝 學術支持:內蒙古黨委黨史研究室)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精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