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龐永福和團結村的故事

朱明俊

2015年09月27日15:21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龐永福和團結村的故事

  9月的澤普,就像維吾爾語稱之為“漂著金子的河”,豐收的核桃鋪滿了鄉村道路的兩旁,棗園裡鋪天蓋地的紅彤彤的大棗,如一串串紫紅色瑪瑙,沉甸甸綴滿了枝頭。

  9月24日是古爾邦節,一大早,家住阿依庫勒鄉烏什吐瑪村的亞森江·阿布力孜就敲開了住在他家對面團結村龐永福的家門。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烏什吐瑪村有這樣一個規矩,很多村民在古爾邦節那天,總是要請住在對面的漢族村民一起宰羊,分享節日的快樂和祝福。每年古爾邦節,亞森江都要喊龐永福他們一家去他家,一起歡度節日。

  38歲的維吾爾族小伙亞森江9年前開始跟龐永福學種土豆。過去幾年裡,他承包的17畝地,除了土豆還種皮牙子(洋蔥)、核桃、西紅柿、紅棗等,一年純收入在6萬元左右。

  他的父母沒種過土豆,家裡曾經一貧如洗。過去的窮困,從他家院裡不同年代的房子便能看到:左邊是一間牆皮夾雜草梗的黏土房,屋內隻有一張土炕,亞森江在這裡出生﹔右邊是面積稍大的刷過水泥、鋪過地磚的兩間房,建於上世紀90年代,亞森江在這裡成長。

  亞森江如今已經搬到他的第三處房子——離老房200米遠的一棟鄉村別墅。這是一片由83套新房組成的維吾爾式樣的新居,2014年阿依庫勒鄉實施安居富民工程,亞森江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小二樓,連裝修花了22萬元。

  住進小別墅的亞森江沒有忘記龐永福一家,每年過古爾邦節,亞森江都會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把第一鍋煮好的羊肉端上來招待老龐一家。

  今年古爾邦節,亞森江又和往年一樣,不但請來了龐永福一家,還把村裡的漢族村民都請到了他家。他說,今年他種的西紅柿和辣子由於價格好,賣了個好價錢。這多虧了團結村的漢族村民的幫助,特別是老龐,經常到他的地裡去轉轉,看到地裡的蔬菜有啥問題,隨時告訴他該怎麼辦,所以今年他種的蔬菜增收不少。

  就是這樣一個村落,一條馬路,左邊是維吾爾族農家、右邊是漢族農戶、彼此相依而居,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道路左邊和右邊的村民熟悉得就像一家人。

  龐永福今年69歲,他和團結村的幾十戶村民一樣,在這裡生活了半個多世紀,是澤普縣維吾爾族村民與漢族村民和諧相處的經歷者和見証者。

  半個多世紀前,龐永福和母親一起,從甘肅來到了澤普縣阿依庫勒鄉,那年他剛滿16歲。和龐永福他們一起來的有來自甘肅、四川、河北、河南的村民。

  從此,這批漢族人把家就安在了阿依庫勒鄉,后來在將公社改為鄉后,龐永福所在的漢族村民居住村,就被稱為“團結村”。

  剛到阿依庫勒鄉,龐永福發現這裡的維吾爾族農民不會種菜,“當時種黃蘿卜、土豆也只是往地裡一埋,不施肥也不澆地。土豆種得紅棗那麼大,西紅柿也隻有核桃大。”

  團結村的漢族村民將他們帶來的蔬菜種植技術,潛移默化地傳給了居住在鄰村的維吾爾族農民,蔬菜種植技術的推廣,讓這裡逐漸變成當地最富庶的地方。

  烏什吐瑪村黨支部書記買買提·沙吾提告訴記者,這裡維吾爾族村民富起來的經驗就是:漢族同志種啥就學著種啥。這裡的維吾爾族村民從給漢族村民打工做起,有心的維吾爾族村民一邊打工,一邊學習蔬菜種植技術。如今他們和漢族村民一樣都掙到了錢,一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在澤普縣這個人口以維吾爾族為主的綠洲裡,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有幾個漢族村民為主的村場。半個多世紀以來,這些漢族村民和維吾爾族村民在這片綠洲上和睦相處、彼此相互扶持,過著安寧祥和的日子。

  龐永福說:“剛來的時候語言不通,相互也不了解,心裡沒有底。處著處著彼此熟悉了,大家都了解了,慢慢地能夠相互交流了,大家也就習慣了。”

  沒多久,龐永福和團結村的漢族村民都能用一些簡單的維吾爾語和相鄰的維吾爾族村民打招呼。鄰村的維吾爾族村民也能夠用漢語向漢族村民問好。

  就這樣,從龐永福到他的兒女們,幾代人與鄰村的維吾爾族村民彼此尊重信任,他們無論誰到對面的鄰居家裡串門,遇到吃飯端起碗來就吃,要用農具,吱一聲就拿走了。更有趣的是,很多漢族村民操著甘肅腔說著維吾爾語,鄰村的維吾爾族村民聽得很親切。而有很多維吾爾族農民則說著一口甘肅腔的漢語,如果不見其人,隻聽其聲,真以為是甘肅農民在說話。

  雖然團結村和一條馬路之隔的烏什吐瑪村不是一個村,但是彼此之間相處得比一個村還近。在龐永福的手機裡,烏什吐瑪村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人電話他都有,有許多人的電話號碼,龐永福不用看電話本直接就可以說出來。

  龐永福告訴記者:“在這裡生活很方便,年紀大了,有些事自己干不了,打個電話,甚至隔著馬路喊一聲,對面住的維吾爾族村民誰聽到了就會立刻過來幫忙。”老龐說完開心地笑了起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