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十字繡裡的中國夢

2015年09月23日11:07   來源:新疆日報

9月19日,哈那依仙·艾尼瓦爾(姐姐、左)和米熱古麗·艾尼瓦爾一起制作十字繡。  □范紅英攝

9月19日,哈那依仙·艾尼瓦爾(姐姐、左)和米熱古麗·艾尼瓦爾一起制作十字繡。 范紅英攝

寬闊的鄉村公路逶迤而來,楊樹高聳仿佛要鑽天而去,清水在渠裡淙淙流淌,每個電線杆上都國旗飄揚,安居富民房像隊列般整齊,家家戶戶葡萄瓜果甜又香……

金秋九月的庫車,是新疆的一個縮影。一對過上富裕生活的維吾爾族姐妹,為了感恩,給習近平總書記送繡品,“希望用這一針一線表達我們對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期盼和對您的感謝”。□本報記者/曾華鋒

“爺爺感謝毛主席,我們感謝習總書記”

“庫車是古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古代叫龜茲,被譽為‘西域樂都’‘歌舞之鄉’。”9月22日,庫車縣委干部張輝向記者介紹道,漢神爵二年,漢置西域都護,統領西域,龜茲國歸其統轄。

“玉奇喀拉,維吾爾語的意思是3個人。現在,玉奇喀拉二村已經從3個人增長到1835人。”烏尊鎮玉奇喀拉二村的老支書吐爾遜·買買提明說,這真像歌裡唱的“從一片荒涼到瓜果飄香”。

“爺爺以前是烏尊鎮人大主席,他在世時常念叨毛主席的恩情,教導我們要懂得感恩。”維吾爾族姐妹哈那依仙·艾尼瓦爾和米熱古麗·艾尼瓦爾說,“爺爺那一代人感謝毛主席,我們這一代人感謝習總書記。我們的日子好過了,是因為黨的政策好,要讓習總書記知道。”

走進姐妹倆的父親艾尼瓦爾·艾拜家,記者看到,庭院深深,面積多達三四百平方米,牆上貼著锃亮的瓷磚,房子裝著堅實的防盜門、潔白的鋁鋼窗,屋裡電器齊全。院子裡停著三輛三輪車,小孩一會兒玩玩車把手,一會兒照照車前鏡。羊圈裡,羊兒擠在一起玩耍,一隻小羊叼著母羊的乳頭“吧唧吧唧”吮吸。牛圈裡,奶牛尾巴一甩一甩的,驅趕著蒼蠅。

艾尼瓦爾和老伴不斷端著水果和食物過來:剛摘下的棗子、葡萄、桃子、無花果,剛煮好的南瓜和玉米,剛打的熱馕。“每年5月到12月,水果沒有斷過。”艾尼瓦爾說,“以前到處找活干,沒有錢花。現在日子好了,我們不能忘本。女兒去烏魯木齊送十字繡,我們都很贊成,我還給了女兒500元路費。”

米熱古麗家的院子裡擺著一張大床,上面鋪著色彩繽紛的毛毯。臥室裡放著一台縫紉機,牆上挂滿了五彩斑斕的刺繡品。“母親會刺繡,我們從小就學。村裡的女子經常聚在一起,交流手藝。我們還去培訓機構和合作社學習,手藝提高很快。”刺繡水平在村裡數一數二的米熱古麗說。正採訪時,三隻小黑羊從大門口一顛一顛地走進來,看到有人在,便小心翼翼地探出頭,然后快快地走了過去。

哈那依仙性格開朗,言談間常眉飛色舞。由於丈夫在瑪納斯打工,她也跟著過去,在那邊照顧孩子、打打臨工。“我們家一年有4萬元收入,准備攢錢蓋新房子。你問我以后想干什麼,我想當一個女企業家。”哈那依仙說著說著就笑開了。她經常回庫車,和妹妹一起刺繡,“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十字繡就是她們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記者在烏尊鎮行走,發現家家房頂都裝著太陽能熱水器,家家都通了免費自來水,“以前得去澇壩取水,來回要半小時,還不干淨。”哈那依仙說,“有了村村通工程后,看電視不用花錢,能收到五六十個頻道,多得看不過來。另外,有了寬帶,上網很方便。”

繡針彩線,繡出錦繡生活,繡出中國夢

“做靚麗女性展大美新疆”“做時代女性創幸福生活建美好新疆”,在烏尊鎮庫爾卡木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牆上,貼著一張張圖文並茂的宣傳畫。屋子中間擺著嶄新的刺繡機,晾衣架上挂滿的各色絲綢像瀑布一樣飛流直下。

在合作社的大廳裡,哈那依仙、米熱古麗等6位婦女在氈子上席地而坐,繡針彩線,龍游鳳舞,人物花草,無不精妙。“你們以前認識嗎?”記者問。正在繡花的買麗婭·艾買提抬頭回答:“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熟得很。出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都很開心。”

據史載,中國刺繡起源很早,相傳“舜令禹刺五彩繡”,李白也寫過“翡翠黃金縷,繡成歌舞衣”的詩句。庫車人將這一古老技藝薪火相傳,並融入現代元素,繡出錦繡生活,繡出中國夢。

“做好了婦女工作,就做好了一大家子的工作。”庫車縣縣長艾江山·艾合買提說,該縣積極組織開展婦女技能培訓,支持婦女創業,建立縣、鄉、村三級創業基地,設立創業獎勵,發放培訓補貼。今年,部分創業婦女參加了亞歐商品貿易博覽會,獲得了訂單,開設了網店。

目前,全縣建有200多家婦女合作社,穩定就業超過5000人,僅烏尊鎮就建有14家刺繡合作社,帶動就業480人。縣裡每年拿出上千萬元資金給合作社做流動周轉用。烏尊鎮鎮長斯迪克·艾力介紹,合作社最低注冊資金2萬元。當地政府很支持創業,採取了很多優惠措施。米熱古麗想創辦一家刺繡合作社,鎮裡將盡力幫助她實現願望。

“合作社開在村裡,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既照顧到了家庭,又獲得了收入。”烏尊鎮黨委書記何麗萍說,該鎮幾乎家家有人會刺繡,刺繡已經成為就業增收的重要渠道。刺繡產品有的挂在家裡做擺設,有的當作禮物送人,有的拿到市場上去賣,一個刺繡枕頭能賣150元至200元,顏色鮮艷、面積大的艾德萊斯刺繡產品能賣上萬元。

在庫車縣,幾乎每個與刺繡有關的家庭、合作社都在繡毛澤東、習近平像,因為領袖畫像、祖國山河等作品市場需求量大、銷路好。“這不單是銷路問題,在刺繡的過程中,姐妹們對黨和國家的認同感也加深了。”何麗萍說。

“為我們辦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實事”

“你看,這些安居富民房都是我們自己蓋的。我們有自己的施工隊。”艾江山·艾合買提指著路旁的新房說,“防盜門、塑鋼窗也是自己做的,比從外面買要便宜一兩百元。”

抓培訓、抓就業也是抓穩定。今年,庫車縣開展萬名青年大教育大培訓,培訓總人數達11173人,大馕城、龜茲風情園、老城創業孵化基地和110家創業便民服務店成為創業、就業平台,刺繡、織襪、地毯編織、掃帚制作、手工羊毛制氈等11個專業村陸續建成。

對於每年畢業的上千名“兩后生”,庫車縣組織他們到對口援疆市寧波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或者送到縣、鄉、村三級培訓機構學習,掌握一項技能。培訓結束后,組織去企業工作。本地企業盡量多招錄本地人,庫車縣的防盜門廠、玻璃廠基本是少數民族員工。

庫車縣有不少職業介紹所組織農牧民打工。“同村人一起出去,家裡人放心。”何麗萍說,“孩子有人統一帶,沒有后顧之憂。”

“家家都有一門手藝,沒有手藝會讓人看不起﹔家家都在學雙語,我們調研過,懂雙語的人比不懂的人月收入高500元以上。”艾江山·艾合買提說,“人的腦子裡總要裝一些東西,把技術和政策裝進腦子,就不會接受宗教極端思想。”

通過各項舉措,庫車縣經濟增長,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去年人均收入9550元,今年將超過1萬元。“我都沒想到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艾江山·艾合買提感嘆道,“這和黨中央、自治區黨委的惠民措施是分不開的。”

“軍功章”上也有自治區“訪惠聚”工作組的一份功勞。工作組進村后,“和我們一起累、一起苦、一起干,為我們辦成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實事,還宣傳了黨的好政策。”姐妹倆在寫給習總書記的信中說。

金色太陽照邊疆。2014年,自治區繼續實施民生工程,31.39萬戶農牧民喜遷新居,6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和85萬農牧民的出行問題得到解決……

牛羊肥美,彩旗飄飄,自治區60周年大慶即將到來。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看到自己送給習總書記的十字繡在北京展出,姐妹倆欣喜地說:“以后我們要把自己的故事告訴孩子,讓世世代代記住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從哪裡來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