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隻為自己打算,還要為別人著想才行。”這是天津濱海新區知名企業家、天津市新疆商會副會長阿依木汗·烏斯滿常說的一句話。
25年前,維吾爾族姑娘阿依木汗從新疆昌吉來到天津濱海新區創業。她從賣烤羊肉串起家,風裡來雨裡去,經過多年打拼,如今成了兩家貿易公司的董事長,演繹出一段傳奇故事。
阿依木汗用勤勞和汗水見証了天津的繁榮發展,這個城市也以博大的情懷包容、培育、成就了她,她也用20多年的時間定義著新疆人的形象,她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新疆媽媽”。而擁有這個響亮的外號,源於阿依木汗的捐資助學。
阿依木汗捐資助學始於2006年。那一年,她的大女兒考入西北民族大學學習,她在送女兒入學時遇到一位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因為營養不良生病,由此產生了助學想法。
“看著這個孩子特別可憐,而我還有能力幫她一下,當時我就找到了學校領導,簽訂了助學協議。”阿依木汗回憶。2006年至2012年,她出資4萬余元,資助了西北民族大學的6名困難學生。2010年,她分別同天津市微山路中學、和平區教育局簽訂了10年捐資助學計劃,共計出資12萬元,資助10名家庭生活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中,既有維吾爾族學生,也有漢族學生。阿依木汗還經常為新區的“陽光家園”捐款捐物,將愛心送給那裡的殘障兒童。2006年至今,她先后出資40余萬元資助困難學生和殘障兒童。
在丈夫和三個女兒眼中,阿依木汗實在是太忙了。忙得更多的不是生意、不是家裡的事,而是別人的事情。女兒笑說,媽媽的孩子不止她們三個,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天津市一些學校開設了內地新疆高中班,孩子們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生活習慣、飲食起居等各方面有諸多的不適應,再加上想家,一些孩子吃不下、睡不著,有的還影響了學業,阿依木汗就成了他們在天津的“新疆媽媽”。
她經常擠出時間去看望他們,和他們談心。到了節假日,她還帶上親手做的民族特色食品,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歡樂時光﹔太忙了去不了時,也要與孩子們通電話,了解他們遇到的困難,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碰到孩子出現情緒問題做不通工作時,學校老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阿依姐”。
受資助的學生阿娜爾古麗說:“我特別崇拜阿依媽媽,她的經歷鼓勵著我們,也教會了我們應該怎樣奮斗。”
“人不能隻為自己打算,還要為別人著想才行。”阿依木汗說,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大家庭,各個民族的兄弟姐妹都是血脈相通的共同體,每個人多出一份力,生活就能更和諧、更幸福、更美滿。
在媽媽的感染下,女兒們也從最初的有點“嫉妒”到漸漸理解了媽媽,兩個還在上學的女兒在愛心捐款活動中,把自己積攢的壓歲錢捐給了殘疾兒童。
在扶貧助困的同時,熱心、感恩的阿依木汗致富不忘助力到天津發展的外鄉人,不忘助力在天津發展的新疆老鄉。
隨著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來到這裡的老鄉多了,時常出現各種問題和矛盾糾紛。有的老鄉經營不善被騙巨款﹔有的起步艱難,難以適應﹔有的發生糾紛,情緒激動﹔有的回家沒有路費﹔有的孩子入托有困難等等,阿依木汗都是耐心勸導,真心幫助,不計得失。
2004年,在新區政府的幫助下,阿依木汗投資在濱海新區塘沽市場開辦了新疆風味小吃一條街,集中安置新疆流動人口,既讓他們有了固定的經營場所和穩定的收入,也妥善解決了隨意擺攤設點的社會問題。
“沒有政府的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我熱愛我的家鄉,更熱愛第二故鄉——濱海新區,為了民族團結共同進步,我甘願付出,再累,心也甜。”阿依木汗動情地說。
2014年,阿依木汗被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稱號,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她說:“國家給了我這麼高的榮譽,對我既是鼓舞更是鞭策,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
“饅頭掰碎了大家一起吃。”阿依木汗表示,她會一直以這樣的心態和行動,去幫助別人,團結別人,大家一起進步,一起幸福。(新華網天津9月20日電 記者周潤健)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