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良英在皮山縣木奎拉鄉農民的棗園裡向維吾爾兄弟傳授紅棗栽培技術。 杜東貴 攝
麥麥提·吐魯普向村民傳授紅棗栽培技術。 杜東貴 攝
這幾天,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十三團政委湯建軍攜職工尤良英和幾名科技人員,不遠千裡來到和田地區皮山縣,接洽后雙方結成了“民族團結共建單位”﹔縣團領導共同慰問看望了該縣木奎拉鄉尤良英的維吾爾農民弟弟麥麥提·吐魯普﹔十三團的科技人員馬不停蹄地現場指導農民解決紅棗栽培中的問題﹔一批農民報名到十三團幫助秋收……
話要從十年前說起。
尤良英上世紀九十年代和丈夫從重慶潼南縣來到塔裡木河南岸的十三團落戶成為職工,勤勞精明致富,到2005年承包經營棉花200多畝。入秋,收獲棉花勞力緊張,便到團部勞務市場招募了從和田皮山縣木奎拉鄉來的農民麥麥提·吐魯普。收獲結束,麥麥提·吐魯普懷揣幾千元人民幣勞務費高高興興地回去。
轉眼到了2006年,尤良英接到麥麥提·吐魯普的電話,說他老婆生病了,急需錢做手術,問尤良英借一萬元。
一萬元——“不是個小數目,打水漂怎麼辦?”聽著周圍人的勸阻,尤良英猶豫了:“少一萬塊窮不了自己,卻可以幫助挽救生命,也許還可以交一個真心朋友。”經過一番思想斗爭,尤良英匯去了一萬元。
春節后,麥麥提·吐魯普電話盛情邀請尤良英到家中做客。抱著收回一萬元借款的想法,尤良英獨自一路風塵來到了麥麥提·吐魯普的家。干打壘的房之簡陋和家徒四壁讓尤良英吃驚。
主人熱情地准備了豐盛的特色小吃,維吾爾姑娘和小伙跳起了歡快的麥西來甫,迎接遠到的她——維吾爾的最高禮遇減弱了尤良英因環境造成的不適感。
曲終人散,夜深人靜,尤良英連說帶比劃詢問他們的生活狀況。麥麥提·吐魯普含著淚比劃著說,貝麗古孜治病欠下了兩萬多元的債,三個小孩,年過八旬的母親——一家六口靠微薄的低保金,非常清苦:“老板,對不起,你的錢我們暫時還不了。要不今年我還去給你撿棉花……”麥麥提·吐魯普說。
小時候老家農村苦日子的滋味在尤良英胸中翻騰——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麥麥提·吐魯普,我比你大,把你當親兄弟。農場需要勞力,到農場來吧!”
“大姐,我聽你的!”麥麥提·吐魯普動員多人一起來到十三團干農活。
長期靠低保金度日的維吾爾兄弟們,每天八小時勞作的辛苦讓他們干了三天就想打退堂鼓﹔領到工錢立馬花光﹔遇到周末,農活再忙也要去團部,哪怕吃碗涼皮或者什麼都不買也要去集市逛一圈……
“生活在這種傳統習慣下,苦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啊?怎麼轉變他們呢?”
“你既然管他叫兄弟,就得像對待親人一樣有耐心。想想你剛來農場的時候,不也是按老家農村的習慣生活勞動,老職工手把手教你們,幾年功夫你不也成了‘老職工’了嗎?”連隊領導看出了尤良英的心思,開導她。
從此,尤良英不再急躁,生活上更加體貼,教技術更加耐心﹔學會了維吾爾日常用語,交流暢通許多。
“大姐不僅帶我們勞動,還帶我們到職工家裡參觀。說,你看他們房子好、有汽車,普魯(鈔票)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辛辛苦苦干出來的。”麥麥提·吐魯普說,“這讓我們很慚愧,不再怕苦怕累了。”
這一年,麥麥提·吐魯普一家收入2.8萬元。嘗到了勞動成果的甜頭,麥麥提·吐魯普的干勁更足了,從思想上認識到,隻有通過勤勞的雙手才能改變命運。
2007年,掌握了植棉技術的麥麥提·吐魯普奔波於皮山和十三團之間,自家的地照著農場的樣子種、管,再來幫尤良英管地。這一年,麥麥提·吐魯普自家的棉花產量比以往提高兩倍。大伙都知道麥麥提·吐魯普能干是農場姐姐尤良英教會的,都學著麥麥提·吐魯普的樣子種田。
“我從農場帶回棉種和技術,產量高,大伙都來討教,他們都聽我的。鄉裡、縣裡把棉花栽培現場會開在我家的地裡,我的面子太大了。”麥麥提·吐魯普自豪地說。
2009年,十三團號召職工適度縮小棉花面積,推廣紅棗種植,實行“田+園”模式。“大姐,你們能種紅棗、種果樹,我們家的地也能種嗎?”麥麥提·吐魯普問。
尤良英覺得種紅棗心裡沒有底,種一年看看再說。連隊領導知道后鼓勵她:“靠打工隻能脫貧,要真正致富,必須敢想敢干、敢拼敢闖——你教他們種紅棗,連隊和團裡全力支持你,放手干吧。”
2010年3月15日,尤良英和丈夫踏上去皮山的路途,他們去幫助麥麥提·吐魯普種紅棗。
途中遇到車禍,素不相識的維吾爾父女採了路旁的草藥為尤良英排除了生命危險,感動著尤良英一定要教會麥麥提·吐魯普種紅棗。
這年,麥麥提·吐魯普培育了可以栽植10畝的棗樹苗和14棵核桃,成活情況很好。
2011年春天,尤良英和丈夫帶著5萬元現金來到麥麥提·吐魯普家,幫他移栽、嫁接棗苗。這時的麥麥提·吐魯普猶豫了,“投資這麼大,萬一虧了怎麼辦?”
“好兄弟,不試試怎麼知道呢?有大姐在!虧了是我的……”
尤良英引導麥麥提·吐魯普種紅棗、核桃,葡萄等30多畝,陸陸續續投資二十萬元。棗樹管理的每個關鍵環節,尤良英都要抽空前去指導。2014年,麥麥提·吐魯普的果園盈利30多萬元,還清了所有債務,蓋起了十間新房,添置了家具……
麥麥提·吐魯普的親姐姐去世早,留下三個孩子,在他和尤良英的幫助下成家立業,讓村民們好生艷羨——麥麥提·吐魯普成了村民的榜樣,他種棉花,村民種棉花﹔他栽棗苗,村民建果園﹔他採取什麼措施,村民努力學得不走樣……一大批村民們因此致富。
2013年6月,麥麥提·吐魯普和朋友在皮山縣城郊區合伙辦起了農家樂。開業那天,尤良英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典禮。尤良英看到菜單上有一道菜名叫“感恩菜”。當“感恩菜”端上餐桌時,一陣感動哽咽了尤良英的喉頭——前兩年,尤良英查出患有乳腺囊腫,醫生叮囑經常吃蒲公英會緩解這種病症。
尤良英正在遲疑,當年哭鬧著要肉吃的小女孩阿孜古麗看出了尤良英的心思,拉著她的手進了菜園,一大片翠綠鮮嫩的蒲公英映入眼帘。“阿姨,我爸爸從你們家地邊上採集來種子種的。爸爸設計這道菜,就是為了表達我們一家對您們的感謝。”
麥麥提·吐魯普的生活好了,卻一直堅持有空就約了村民們來農場務工。“麥麥提·吐魯普,現在家庭條件好了,為什麼還跑連隊來干活啊?”有人問。
“務工可以掙錢學技術,還可以多照顧姐姐。”麥麥提·吐魯普回答說。 (記者:劉杜楊)
相關專題 |
· 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6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