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西藏50年:圖片解密駐藏官兵衣食住行變遷

2015年09月08日17:13   來源:中國西藏網

原標題:西藏50年:圖片解密駐藏官兵衣食住行變遷

  中國西藏網訊 9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中央代表團團長俞正聲率部分成員慰問了解放軍駐拉薩部隊和武警西藏總隊以及自治區、拉薩市政法系統部分縣級以上干警,並與七地市維穩指揮部視頻連線。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西藏工作事關黨和國家戰略全局,在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駐藏部隊在高原高寒缺氧的環境下,甘於奉獻,不畏艱苦,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為保衛國家安全、維護邊疆穩定、推動西藏發展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部隊官兵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衣:據一名戍邊高原33年的老戰士回憶,上世紀70年代,部隊的軍裝品種單一,面料不耐磨,供給跟不上。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軍裝幾經變化,如今已非昔日可比。過去樣式單一的棉布軍裝、的確良軍裝,變為今天的禮服、春秋常服、夏常服、冬常服、毛料大衣、迷彩服,形成了禮服、常服、作訓服和標志服飾4個系列,品種齊全,舒適耐用。

  食:由過去的“老三樣”(蘿卜、土豆、蓮花白)到如今的“六菜一湯”。

  住:上世紀70年代,西藏邊防官兵告別了“冬居水晶宮,夏住水帘洞”的坑道或用土坯、石塊、木材壘建而成的“干打壘”、“地窩子”營房,住進了磚混結構的新營房。環保節能,寬敞明亮,生活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行:過去西藏柏油路極少,路況極差,夏天有泥石流、山體滑坡,冬天有暴風雪,交通工具落后,部隊僅靠一雙“老解放”來保障運輸和交通,在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間巡邏基本靠步行,常常走得雙腿浮腫、腳趾甲脫落。如今西藏交通條件改善,邊防軍人出行也越來越方便。柏油路修到邊防連,國防公路通到哨卡。

  用一句駐藏老兵的話來評價現在的物質生活,“現在這兒除了缺氧,啥都不缺。”

  不過,縱使物質條件改觀,廣大的駐藏官兵們依然繼承保持著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 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在西藏的每一寸山水,每一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們保家衛國、刻苦奉獻的豐功偉績。

  1. 生命捍衛誓言

  據西藏軍史館記載,從上世紀50年代進藏至今,已有5000多名將士長眠雪域高原。

  2. 磨練鋼鐵意志


練胃訓練

  飛雪凝霜日,正是練兵時。在極端的冰雪天氣中,官兵們常常會進行野戰條件下的快速機動、生存保障、雪山林地戰術演練、雪浴、展腹跳、協力托舉圓木等課目訓練,鍛煉出堅強的意志與體魄。

  3. 最苦是孤獨,最難是思念

  西藏邊境線長達3800多公裡,哨所眾多,很多年輕的官兵在這裡度過了最美的青春年華,一去便是幾年、十幾年。

  他們把對愛人的思念化作源源不斷的動力。每年七夕這個漫天粉紅的節日裡,因為責任,他們無法像普通人一樣與愛人拉小手,看電影,隻有用獨有的方法守望愛情、排解思念。


見或者不見,他/她就在那裡,不離不棄(駐藏官兵穿越情侶照)

  4. 保家於危難,救援於水火,深藏功名,筑藏無聲


駐藏官兵馳援震區

  今年“4·25”尼泊爾地震,他們馬不停蹄,千裡馳援﹔鄉親們青稞熟了,他們趕去幫忙﹔拉薩血庫告急了,他們踴躍獻血﹔哪裡公路塌方了,他們不顧自身安危趕去搶修。

  正是這些被稱為“鐵骨脊梁”的邊防官兵,雪域高原上最可愛的人,用熱血和忠誠為祖國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鋼鐵長城。你們是祖國的自豪, 是人民的驕傲!(李芳 林潔)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