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致敬老西藏:風一更雪一程 冬天取暖用噴燈

2015年09月07日19:51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原標題:致敬老西藏:風一更雪一程 冬天取暖用噴燈

1982年,22歲的劉建西走進拉薩汽車運輸總公司汽車三隊,正式成為進藏物資運輸隊的一員。風雨兼程,整整13年,直到汽車隊合並,進入西藏天海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憶往昔歲月,老劉說:“自出生時就在這裡,對西藏有著濃濃情意,34年奮斗在這裡,對我來說,西藏就是我的故鄉,我願盡我所能去建設它。”

汽車是進藏的依靠

剛進汽車隊,老劉就被派到修理廠學習汽車維修,因為西藏地理環境特殊,尤其外出跑車,路途遙遠,地廣人稀,車子一旦出點小狀況,連車帶人就會被困在那裡,非常危險。

年輕時的老劉學半年后,熟練掌握了車子的各個部件,開車技術也突飛猛進,他被分到三隊開車。那時候雖然有飛機,但是飛機的運輸量太小,很多進藏物資都要通過汽車運進西藏。

1986年,運輸站遷到格爾木,汽車隊就主要在拉薩與格爾木之間跑。那時候的青藏公路都是土路,不太好走,總會延誤車程。

小噴燈大用處

談及噴燈,老劉描述了半天,我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老劉卻已經深深地陷入了回憶。

夏天跑車時,從格爾木買了雞蛋、蒜姜、西瓜,路上餓了,大家伙兒圍一圈兒,用噴燈將蒜姜烤熟了吃;烤著噴燈取暖吃西瓜。這倒是有點像“抱著火爐吃西瓜”的樣子。

可蒜姜跟西瓜又填不飽肚子,有雞蛋卻沒有水煮。剛好前兩天下過雨,路面坑窪處有積水,老劉一群人把雞蛋放進泥巴水裡面,用噴燈加熱,煮熟之后再從泥巴水裡面撈出來,“剝了殼其實一點也不臟,蘸上鹽巴,還是很好吃的!”老劉笑著說。

老汽車沒有空調,冬天冷得受不了,就用噴燈取暖。幾個人圍成一個不透風的圈兒,打開噴燈,一會兒時間,暖流慢慢浸透人的身體。末了散開,所有人隻有牙齒是白的,剩下全部被煙熏得黑乎乎的,幾乎分不清誰是誰。

有艱辛也有快樂

20多歲的人,樂觀陽光有活力,隻知道認真負責地跑車,從來沒有被艱苦的環境嚇得退縮。

有一次跑阿裡,雨后的河水渾得不能喝,可是又渴得扛不住,六七個人就趴在地上,喝馬蹄印裡的水。晚上睡覺,駕駛室太小,伸不開腿,就組團睡在車底下,這樣既舒服一點兒,能休息好,而且幾個人一起,野獸也不敢靠近。

話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對於老劉他們來說,路都是車轱轆壓出來的。行走在荒蕪的戈壁上,漫漫黃沙,整個車隊都被陷在軟綿綿的沙子裡,進退兩難。那會兒一輛車負重都在4噸左右,除了4個裝滿的大油桶,其余都是散裝的小件。沒辦法,隻能把它們一件一件、一箱一箱、一袋一袋地卸下來,把車拖出來之后,再一件件、一箱箱、一袋袋地捆好裝回去,然后再繼續前進。

冰封不住的西藏情

1985年,老劉一行人開著40輛全新的五十鈴從平安縣到成都,途經唐古拉山時遇到大雪,空車上不了山,順著坡路就往下滑。沒有帶鐵鍬,每個人都隻能用手刨土,刨出來墊到車輪底下,鋪開一段路后讓司機開車往前走,等到鋪的這段路走完了,再繼續用手刨土鋪路,循環往復,直到順利爬到山頂。到山頂已經是半夜3點,誰都累到筋疲力盡,管不了刺骨的寒冷,抓起雪就喂到嘴裡了。

那時候,每個人還帶著一個能裝5公斤水的鐵桶,小小鐵桶用處可大了去了。洗臉、洗腳、給車加水、煮飯、燒水,滿滿一桶雪,用噴燈加熱燒開,也就隻剩下半杯水了。

往昔的酸甜苦辣,盡在老劉他們的記憶深處。而今的老劉,言語間滿是妻賢子孝的幸福,採訪中時不時拿出女兒的結婚照以及剛出生的外孫女兒的照片給我看。但是也有對一家人因為工作而“四分五裂”的無奈,談起未能見到最后一面的父親,耄耋之年孤身在老家的母親,更是不禁哽咽流淚。“等退休了,我就回老家,回到母親的身邊陪她!”劉建西看著手機上母親的照片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