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日子越過越紅火”

——訪四位西藏老人談西藏50年來變化

人民網記者 扎西

2015年09月04日08:4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秋日的清晨,金色的陽光撒落在雪山林海之間。尼洋河靜靜地流淌著,隨著318國道奔向遠方。一座小橋臥於水上,在炊煙晨霧中飄渺而虛幻,橋的那邊一棟棟漂亮的藏式小樓錯落有致,林木蔥蘢、小溪潺潺、經幡飛揚…,這便是遠近聞名的林芝縣扎西崗村。

走進扎西崗村67歲的平措老人的家庭旅館,平措老人正忙碌著在為客人們燒甜茶。這個看似傳統的家庭旅館,消毒櫃、三開門冰箱等現代化設施樣樣齊全。繪有藏式花紋的牆壁和家具、轉經筒、做石鍋雞用的大石鍋、懸挂在房梁上的藏香肉、小袋青稞等,透露出濃郁的藏家氛圍。“現在為了滿足游客們的需求,我們這裡的家庭旅館都有免費WiFi、自來水、可沖洗的衛生間。

說起這50年來的變化,平措老人特別感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候的西藏旅游剛起步,當時有游客到家裡來參觀,看到非常干淨,就借宿。”因為這件事,平措便萌發了建家庭旅館的想法。1998年,平措開始做家庭旅館,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平措介紹說,最初,他只是把自己住的二層木質小樓騰出兩間房,放了8張床招待客人。如今,他的家庭旅館已擴展到了50多張床。除了媳婦、兒子、兒媳、孫女打理外,還雇了一個人幫忙。

平措所在的扎西崗村共有50多個農戶,在平措的帶動下,40多戶都經營起了家庭旅館,戶均收入每年可達十八九萬。如今,在平措的帶動下,全村開起了54家家庭旅館,擁有床位765張,人均收入突破萬元,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村、名符其實的小康村。相比之前靠種地、放牛一年掙的幾千塊錢,這幾乎是個天文數字。

“多虧現在國家的政策這麼好,我們才能住進這麼漂亮的房子,這在舊西藏連想都不敢想。” 71歲的四郎扎西是左貢縣旺達鎮夯達村的黨支部書記,去年底他全家四代人喜遷新居,搬進新建的160平方米藏式二層小樓。“現在,不僅有勞動力的家庭越來越富裕,就連低保戶也享有政府發放的生活補貼,不用擔心生活過不下去。除了種地放牧外出打工的收入,國家退耕還林政策還給村民補貼,日子是越過越紅火。”四郎扎西告訴記者,在舊西藏,身為農奴的父母帶著他們6個兄弟姐妹生活,和牲口一起住在土房子裡,大人小孩都給地主放牧種地,辛苦一天就換來一罐青稞,全家人根本吃不飽。如今,四郎扎西一家10口人四世同堂,一年有近3萬元的收入。本來可以安享晚年生活,但他還在為村民進一步致富謀劃,利用援藏資金開辦汽車維修站,還打算向鎮裡申請項目,在新居河邊的空地上發展蔬菜大棚種植產業。他說,新西藏有了這麼好的致富政策,我們一定要把政策用好。

一棟棟農牧民群眾安居新房依山而建,四周種滿了樹,平整的農田裡沉甸甸的麥穗在隨風擺動,豐收的芬芳扑面而來,沁人心脾。沿著老鄉所指的方向,記者來到了山南地區瓊結縣加麻鄉加麻村四組村民宗吉的家。在門口,恰好遇上了剛剛干完農活回家的阿佳宗吉。隨她走進院子,一棟二層藏式樓房呈現在眼前, 院子裡三棵大樹枝繁葉茂,一旁牛圈裡養著幾頭碩大的改良牛。宗吉領著我們進了屋,給我們。她拿出身份証,跟我們說:“我今年50歲了,是1965年9月1日出生的,”。

“從一根柱子到十一根柱子,是我們家最明顯的變化。”倒上濃濃的酥油茶,與自治區同齡的宗吉打開了話匣子。“以前一家六口人,擠在一間隻有一根柱子的小屋裡,低矮的屋頂被煙熏得黑乎乎的,家具就隻有一張小桌子,幾副碗筷,那時家裡很困難,窮得飯都吃不飽。2009年,通過農牧民‘安居工程’我們家建起了這棟寬敞明亮、十一根柱子的二層新房,從此告別了住了23年的土坯小屋。”宗吉說,現在,家裡冰箱、電視、手機……家具家電購置齊全了,水泥公路修到家門口,在外務工的兒子和女兒啥時候回家都很方便。農閑時候一家人想要出去拉薩、澤當等地逛逛,也不像以前一樣擔心路不好、沒車子。宗吉說,這50年來,最遺憾的是當時兒子因為家裡窮而沒有上成學。“現在,國家的政策這麼好,學生上學再也不是困難的事。學費不用交不說,學校還要給學生發牛奶、水果等。”宗吉說,我最大的心願就是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阻力,我也要讓孫子孫女們上好學,考上大學。

波密縣多吉鄉位於帕隆藏布上游的曲宗藏布南岸,民間文化歷史悠久,特色濃郁。新修建的公路兩旁,一座座村庄掩映在綠樹叢中,清風拂來,滿是花香,車輛緩緩駛入鄉政府所在地,沿街兩邊的牆壁,被五彩斑斕的藏式壁畫裝飾一新,襯著綠柳,恍如進入世外桃源。

54歲的索朗扎西是多吉鄉“達頗夏卓”和 曲藝“說白”非遺傳承人,同時也是多吉鄉達達村黨支部書記。索朗扎西告訴記者,“達頗夏卓”和 曲藝“說白”分別於2007年,2009年被列入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聽說是記者採訪,54歲的索朗扎西娓娓道來。“我從小就喜歡跳舞,小時候,無論走到哪裡,隻要一聽到音樂我就想跳舞,不需要刻意去學習,隻要看過一遍,便可以隨著音樂節拍起舞。”索朗扎西告訴記者,由於生活艱苦,兒時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幫父母分擔家務。幾十年過去了,兒時給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記憶就是繞過一個山頭去打水。“那時候沒有水渠,不像現在足不出戶就有干淨的飲用水。小時候取水的地方離我家直線距離大概500米,由於沒有路,就隻能繞道走山路。”這一個來回便是兩三個小時。對十歲左右的索朗扎西來說,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

說起變化,讓索朗扎西感受最深的就是從318國道進鄉的這條柏油路。自從2012年建成通車以來,鄉政府加大力度打造文化精品工程,特別是今年,多吉鄉充分發揮民間文化資源優勢,動員各村群眾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不斷挖掘民間特色文化精品,對索朗扎西來說,最明顯的變化,是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大家收入的增加。“我以前隻有每年6000元的村黨支部書記工資收入,今年不但工資提高到1.2萬元,而且由於去年12月份多吉鄉被命名為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我參加了多場演出,單這一項,不到一年時間,已經有3萬余元的演出收入。”索朗扎西開心地說。不光收入增加了,讓索朗扎西最自豪的,是非遺項目“達頗夏卓”走進了校園,他還當上了學校少兒“達頗夏卓”演繹團隊的主教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