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富民興藏,助雪域高原固本強基

——寫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

2015年09月01日14:56   來源:解放日報

原標題:富民興藏,助雪域高原固本強基 ———寫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

八月藏地,風清日燦。

傍晚時分,上海援藏干部、定日縣委常務副書記方闖烈等“八兄弟”相繼“收工回營”,灰土一身邊打自助餐邊哼小調,為了今年的建設項目,他們“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干活”﹔同樣忙碌的還有上海援藏干部、拉孜縣委書記張勁鬆,作為全縣“一把手”,一有空閑他便到建設中的赤瑪勒旅游觀光園區坐鎮指揮,希冀這座承載拉孜旅游升級的項目早日建成﹔在江孜,一家生態餐廳內,藏族同胞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他們的“品質生活”讓浦東援藏干部們“樂在眼裡,甜在心裡”……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的治藏新方略,較以往增加了“富民興藏”。

為了責權利更加明晰,上海從第七批開始實行“一區對一縣”包縣制的援藏模式,各區按照“中央要求、當地需求、上海所能”的原則,積極開展產業援藏,對日喀則打造現代農牧業強區、文化旅游強區及西藏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貢獻了“上海力量”。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前夕,記者來到日喀則薩迦、拉孜、定日、亞東和江孜等上海援藏五縣,見証了第七批援藏干部們“富民興藏”的智慧和努力。

立足實際樹根本

日喀則市委副書記、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總領隊戴晶斌說,努力提升受援五縣的自我發展能力,把產業援藏特別是文化旅游產業援藏作為對口支援重點,培育援藏項目的“造血”功能,才能不斷夯實“富民興藏”的發展基礎。

上海援藏干部調研發現,西藏最大的資源是文化旅游,最大的優勢也是文化旅游,從“靠天吃飯”向“吃文化旅游飯”轉變是“富民興藏”的最大支撐。

當下正值旅游旺季,進出珠峰旅游的車輛絡繹不絕馳騁在曲宗公路的柏油路面上,兩個月前,這裡還是泥濘不平的“搓板路”,越野車每走一次就得新換減震器。

定日擁有珠峰等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及世界十大景觀之一的嘎瑪溝、世界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等獨特景觀,旅游業是定日的“命根子”。鬆江援藏干部、亞東縣建設局副局長顧佳凡介紹,在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探索中,定日初步實現“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目前正在興建的珠峰大本營景區旅游綜合體總投資7000萬元,今年首期項目將竣工,建成后將極大改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直接創造至少500人的就業崗位。 “去年珠峰大本營58頂農牧民帳篷家庭旅館平均收入超過15萬元,文化旅游帶動農牧民增收人數1000多人,居日喀則各縣首位。”定日去年接待游客8.9萬人,同比增長10%,實現旅游收入4790萬元,同比增長14%,發展喜人。

拉孜擁有“最美國道”318國道5000公裡裡程碑、女王故裡、堆諧文化等一系列旅游產業挖掘優勢,但硬件設施基本空白。和武則天同時期的吐蕃女王赤瑪勒在藏文史書中被譽為“享有政治和智慧雙重美譽”的女政治家,出生地就是拉孜。援藏干部充分挖掘這段歷史,建設赤瑪勒旅游觀光園區,內設民俗演藝場地及拉孜藏刀等特色手工業產品展示點,從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轉變。閘北援藏干部按照“一產調結構,二產抓特色,三產以文促商”的產業發展戰略,確定了日喀則西部農業科技示范園、拉孜縣堆諧文化扶持項目等10個特色產業扶持項目,總投資9556萬元,佔三年援建投資比例為76.5%。

江孜縣是全藏第三大城市,浦東援藏干部注重挖掘其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及“紅河谷之旅”的文化內涵,在西藏抗英傳奇的宗山堡下,全新修建的宗山廣場和紀念碑,完成了西藏除拉薩八廓街之外唯一一條既有原始風貌又有居民集居的老街——加日郊老街修繕改造工程,和西藏唯一保存至今的舊領主庄園——帕拉庄園環境整治復原項目,推動江孜從“交通過境地”轉變為“旅游目的地”。

面向市場謀長遠

“產業項目發展的優劣成敗,重要原因是‘行政主導型’還是‘市場支撐型’。”戴晶斌認為,發展好產業項目,就要發揮援藏干部整合對接當地資源稟賦和內地市場要素的優勢,培育當地市場主體,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大型實景劇《江孜印跡》的排練現場,演員多為當地農牧民,核心演員150人旺季工資3000元,淡季保底也有1800元。最歡樂的是100多名群眾演員,不管是老頭還是小孩,晚上牽頭牦牛帶隻狗來“溜達一圈”就有百元收入。江孜縣成立了乃欽康桑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由專業團隊負責《江孜印跡》實景劇的開發運作。浦東援藏干部、江孜縣委書記孫嘉豐信心滿滿:“西藏旅游被詬病為‘白天看廟晚上睡覺’,江孜打造全球海拔最高的實景劇,每年旅游旺季演出四個月,收入預計1500多萬元,加上住宿、餐飲、購物等收入,群眾將大大獲益。”

薩迦縣引入市場機制,由西藏旅游總公司、日喀則藏巴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薩迦縣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三家共同出資成立股份制公司,對薩迦古城4A級景區進行經營管理,挖掘旅游紅利。

去年定日縣成立珠穆朗瑪文化旅游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主營珠峰大本營、嘎瑪溝、絨轄溝景區經營權,以對外招商引資的形式與專業投資公司合作開發。各大景區運營后,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機會、增加現金收入,也為政府提供固定稅源,增加財政收入。

靠“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營”的“市場支撐型”的產業援藏新機制,已經成為上海援藏干部推動五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依托。即便這批援藏干部走了,援藏項目還會靠市場機制運轉下去,持續給當地群眾帶來收益。

滬藏交融譜新篇

西藏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歷史人文資源,上海具有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資源,上海援藏干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努力創新交流交往交融的工作機制。

江孜紅河谷現代農業示范區內,香菇、平菇、高原靈芝等經濟作物試種成功,有望大規模推廣。示范區由江孜縣與浦東新區農業發展集團合作規劃、建設,採用研發和營銷“兩頭在上海”、生產基地“中間在江孜”的新模式,依托上海孫橋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優勢,立足江孜、服務西藏、輻射上海。示范區負責人羅旦告訴記者,去年引入上海水盟實業有限公司,建設兩萬噸青稞深加工工廠,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生物工程技術,制取青稞葡聚糖。工廠建成后,預計年產值1億元、稅收3000萬元,新增100個工作崗位,作為西藏首個以農業“接二連三”現代農業示范區,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

上海的智力支持讓受援五縣“登高望遠”:亞東縣邀請上海“驢媽媽網”對文化旅游援藏項目進行規劃設計﹔ 薩迦縣通過徐匯區規劃局邀請上海同濟規劃設計院,幫助制定薩迦縣2014-2030年旅游發展總體規劃﹔ 定日縣邀請上海師范大學專家組進藏開展了珠峰國家公園總體規劃設計。

先進的大數據手段助力落后的邊緣地區管理,是閘北援藏干部的創舉。拉孜縣公安局指揮大廳內,巨大的電子顯示屏上,拉孜縣高清全景鳥瞰立體地圖躍然其上,輸入查詢條件,查詢內容馬上顯現。張勁鬆從上海引入曾經打造“網上世博”的3D技術綜合服務商創圖科技,按照縣域管理架構,借助信息化手段,構建起“智慧拉孜”系統,通過全面採集縣域內人員的社會活動和關系數據,形成靜態和動態數據相結合的社會管理基礎數據庫,再通過管理平台操作,實現政府決策數據化、服務群眾個性化、政府工作程序化。因其創新性和實用性,日喀則已決定在全市推廣。(記者 李茂君)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翼、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