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麗和諧的安多縣縣城全景。 熊川 攝
十多年前的安多縣縣城全景。
美麗的辦公大樓。
十多年前的安多縣禮堂。
富足漂亮的牧民群眾家。圖片由安多縣委宣傳部提供
“這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
火車穿過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翻過著名的唐古拉山,就來到了藏北第一縣、“西藏北大門”——安多縣,如今就像一顆閃亮的草原明珠,鑲嵌在“天路”上,。
而在50年前,“唐古拉”、“安多”都是很多進出藏為生活奔波的路人談及色變的地方。當時的安多是進出藏的必經之地,而一說到安多,就意味著要翻越唐古拉山。唐古拉山5300多米,這裡常年風雪交加、天氣寒冷、氣候惡劣、含氧量極低。加之當時青藏公路,特別是唐古拉段路況差,車輛又大多是“解放牌”,路爛、車差、行程慢,翻越唐古拉山,短則一天,長則兩三天。長途的顛簸,路途的勞累、生活的匱乏、體能的消耗,再加上高寒缺氧,有相當一部分人都很難闖過這一關,病倒在了這裡。而當時的安多縣城所在地“帕那”只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個很不起眼的驛站,隻有幾間低矮的土坯房,醫療條件一無所有,一些病重的行人,因得不到及時的醫治,隻能把命留在了這裡。
1974年初,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青藏公路整治改造工程全面啟動,經過1萬多名基建工程兵11年的奮戰,終於把瀝青路面鋪上了“世界屋脊”。隨后的30年間,青藏公路又經過了幾次大的整治,幾次大的翻修,目前青藏公路已成為中國西部地區最重要的交通干線之一,也是運輸效率最高、運營數量最大的高原公路。進入新世紀后,西部大開發的號角正式吹響,西藏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期。2006年,青藏鐵路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順利建成通車,這標志著西藏徹底走出了無鐵路的歷史,西藏的交通也走上快速發展的行列。
因為安多縣位於青藏公路、青藏鐵路線上,這些年來,借助西部大開發這股強勁東風,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那曲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一個小小的驛站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見証著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
天塹變通途
安多縣城位於唐古拉山腳下,在1954年青藏公路沒有建成之前,那時生活在安多部落的牧民沒有幾個走出過這座大山、走出過藏北草原。不知道草原外的世界是什麼樣, 唐古拉山就像一個天然屏障,擋在了路人面前,想翻越它,難如登天。當地人都知道,唐古拉山每年隻刮一次風——從年初一刮到年三十; 唐古拉山每年隻有一個季節——天天都是寒冬。有人說,一天,一個拉駱駝的路人,親眼看到一群大鳥想飛過唐古拉去,卻被大風刮得跌落在地,為此,這人曾賦詩一首來表達唐古拉山艱險: “ 唐古拉山非等閑,嶺上積雪不知年。 峰巒入雲裡風緊,飛鳥欲越翅難展。”
扎曲鄉老阿媽德吉在回憶舊西藏時聲淚俱下,西藏解放前,由於生活實在困難,沒有辦法生活下去了,隻能外出乞討為生,當時就往拉薩方向一路乞討,乞討到拉薩整整走了近三個月,她的阿媽也因勞累生病死在了路上。
安多縣防疫站站長扎桑回憶說,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時,他被派到色務鄉開展人口普查工作,由於當時鄉村公路隻通到崗尼鄉,被縣裡送到崗尼鄉后,就隻能騎馬到色務鄉。崗尼到色務鄉,160多公裡,他們走了6天,沿途趟過冰河,翻過雪山,走過沼澤,一路驚險。
隨著青藏公路、青藏鐵路的建成通車,鄉村公路建設也不斷深入,74個行政村公路通達率94.5%,現在的安多交通步入了快車道,優勢十分明顯,出行十分方便,曾經的天塹現在變成了通途。
“十一五”以來,安多縣以圍繞推進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強化項目跑辦,規范項目管理,加快實現縣域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運輸體系日臻完善,逐步形成貨暢其流、人便於行的城鄉交通運輸網絡,交通服務經濟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現在在安多搭個的士3分鐘就可到達安多縣城火車站,坐上南來北往的火車1個多小時就可到達那曲,5個多小時就到了拉薩,下行7個多小時就可到達格爾木市,到拉薩過周末成了現實,到內地休假探親更為便捷。走青藏公路,開上私家車或坐上客車走哪兒都很方便,下鄉也不再那麼困難,縣裡工作人員到最遠的色務鄉檢查指導工作,當天就可返回縣裡。
驛站成明珠
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安多縣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差,那時縣政府所在地帕那鎮沒有一條街道,沒有一棟像樣的樓房,低矮的房屋依河而建,稀稀散散,零零落落。燃燒過的牛糞灰在房前屋后堆積如山,凍死餓死的野狗殘骨和牧民丟棄的廢棄物滿地都是,垃圾滿天飛,污水滿地流。一到夜晚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居民家窗戶上閃爍出酥油燈微弱的燈光,在山谷裡顯得死一般的寂靜。加上這裡天寒地凍、寒風呼嘯、高寒缺氧、沙塵滿天的惡劣自然環境,顯得這裡一片荒涼,毫無生氣。過往路人隻把安多當成打尖休息的驛站,稍作休整后便匆匆離去,沒有人願意在這裡多呆一會,也沒有人願意多看這裡一眼。
隨著西部大開發號角的吹響,安多基礎設施建設在藏北大地轟轟烈烈地展開。一條條街道依山而行,沈陽路、安獅路、通站路、文化路、高原路、“三產小區”路硬化、美化、亮化到位﹔一座座小樓拔地而起,具有現代性、流行性、實用性和民族特色的安多辦公大樓、文化活動中心、三江源大酒店、卓格迎賓館、措那湖靜河苑、三羊開泰等標志性建筑先后建成﹔人行道、路燈、停車位、排水系統、垃圾處理箱等城鎮功能全面建設配備到位﹔1998年世界海拔最高、國內裝機容量最大的太陽能發電站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安多變電站建成,安多電網並入了那曲電網,2011年又並入了國家電網,安多電力從無到有、快速發展﹔城市供暖從2002年起逐年升級改造,2005年實施了上下水項目,2013年實施了供氧加濕工程,目前供暖面積已達到24000平方米,供暖期間,室內平均溫度達到18攝氏度,基本解決了干部職工過冬問題,成為了藏北首個機關小區、辦公樓集中供暖供氧加濕的縣城。縣城干部職工基本住上通電、通上下水、通閉路電視、通寬帶、通暖氣、通氧氣、通加濕的“七通”兩居室公寓房,有效破解了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情況下上下水不通暢的生活難題。
如今的安多高樓矗立、廣告牌色彩斑斕、車輛如流、人頭攢動,城市氣息日漸濃厚,一座新興的小城鎮在唐古拉山腳下逐漸崛起。特別是一到夜晚,整個縣城燈火輝煌,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天路上,顯得格外耀眼。
幸福生活甜如蜜
走進帕那鎮仁多老人的家,寬敞干淨的客廳,整齊的藏式家具,明淨寬大的玻璃窗,52英寸的液晶平板彩電……挂著潔白哈達的偉人像,第一感受好像不是走進了一個牧民的家。
仁多老人坐在漂亮的沙發上,一邊喝著茶,一邊看著身旁玩得高興的孫兒、孫女,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一談起定居前的生活,仁多老人直搖頭,回憶起住了幾十年的牦牛帳篷和土坯房,他感慨萬千。
他回憶說,在1985年前,我們都是牛羊放到哪裡,我們的家就搬到那裡。靠天養畜、逐水草而居,是我們主要的生產生活方式。由於要經常搬家,我們不敢置辦過多的家具和採購過多的糧食,在帳篷裡鋪上牛羊皮,架上牛糞爐,就是我們全部的生活家當。有時遇到雨雪天,帳篷裡全是濕的,一到冬天,外面多冷,帳篷裡就有多冷,晚上牛羊皮蓋得再多,也經常冷得發抖。記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一陣大風把我們家的帳篷刮跑了,家裡的衣服、被子、生活用具到被吹得七零八落、叮當直響,沒辦法,我們全家就在附近的山洞裡呆了一晚上,第二天回家一看,家沒了、東西也沒了。
從80年代開始,我們家跟隨大家一道,開始建造土坯房,有些家庭條件好的,70年代就開始建了。由於我們這兒不長樹、嚴重缺乏木料,所以我們就地取材,用石塊、草坯壘筑土坯拱屋。這種拱屋雖然在防寒、防風上比帳篷好一些,但是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下雨、下雪一泡,就倒塌了。后來隨著家庭經濟的不斷好轉、人們觀念的更新,我們在建房用料和結構上都有了大大的改善,房屋的主梁是木柱、主要建筑材料是泥土、草皮、砂石、木門窗。這樣的房屋比土坯拱屋要耐用些,但由於是泥土作屋面,還是經常漏雨,美觀、舒適性也很差。
從2006年開始,全區實施了以農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和扶貧搬遷為重點的農牧民安居工程,在黨的惠民政策下,我們才告別了牦牛帳篷、告別了土坯拱屋,真正住了安全、舒適、實用、美觀的安居房,現在牦牛帳篷和布帳篷我們隻在夏季草場和出去游玩時臨時使用。仁多老人說到這裡,用手指了指客廳正面挂著的偉人像,激動地說:“西藏民主改革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在地方政府的積極工作下,在黨的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我們的經濟生活條件日益改善,我們不但住上了安居房,經濟收入也好了不知多少倍,現在年人均達了6000多元。有了收入后我們看上了電視,開上了車,穿上了暖和的衣服,儲備好足夠的糧食,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的成果,感受到了黨這個大家庭的溫暖。現在我們不再怕下雨、下雪房屋漏了、倒了,不再擔心刮風帳篷被吹跑了,也不再擔心寒冷的冬天怎麼過了,有了黨的關心關懷、有了黨的惠民政策、有了糧食、有了燃料,我們一年四季都如生活在夏天的陽光裡。”
與仁多老人一樣,到目前為止,安多縣利用國家補貼資金1.8255億元,幫助9375戶、36860牧民圓了“新房夢”,讓他們住上了安全適用的安居房,實現了從游牧到定居的歷史演變。
而且,今天安多縣牧民群眾的生活正發生著質的變化。從1965年牧民人均收入120元到2013年6000元,足足增長了50倍﹔從白天當衣晚上當被的羊皮襖到講究四季著裝﹔從單一口糧糌粑到品種多樣的佳肴﹔從帳篷、低矮的土坯房到舒適的安居房﹔從牦牛馱物到汽車經營﹔從步行守牧到摩托車放牧……全縣有90%以上的牧民實現了安居樂業,98%的牧民參加了牧區合作醫療,85%的牧民參加新農保。電視、電話、冰箱、摩托車、汽車等現代用品也更多地進入普通牧民家中。“學有所教,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基本得以實現,群眾過上了安居樂業、幸福美滿的生活。
“生命禁區”變人間天堂
安多平均海拔5200米,縣城海拔4800米,是至今人類定居生活的最高海拔地區,也是全國建制縣最高海拔縣之一。境內氣候惡劣、天氣寒冷、環境艱苦,年均氣溫-3℃至-4℃,最低氣溫-36.6℃,大氣含氧量不足海平面的50%。常被人們稱為“生命禁區”,很多路人談及色變,不敢涉足。為了改變世人的觀念,這些年來,在無法改變環境的情況下,安多縣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美化亮化小城鎮,提供供暖供氧服務,打造藏北民族特色文化,努力營造一個舒適、干淨的軟環境。
近年來,通過認真組織規劃全縣的旅游發展,安多縣又出台了《安多縣生態旅游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發展旅游的思路、原則、目標和任務。通過不懈努力,該縣境內的格拉丹東雪山,在2009年正式被批准列入第二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2011年1月格拉丹東被批准為國家自然遺產的授牌儀式在北京順利舉行。唐古拉山到怒江源風景名勝區也被國務院評為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11年總投資898萬元在著名的怒江源措那湖畔建成2個觀景台、19公裡游步道、2個停車場﹔“格拉丹東雪山——羌塘草原——可可西裡無人區-唐古拉-巴木茸神山-怒江源措那湖——八音七星泉”等旅游景區、景點、線路正在打造。這些項目的建成和工作的落實,標志著安多縣旅游業的發展向前邁了一大步,為三產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旅游業將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
隨著交通的快速發展和西藏旅游熱的興起,從安多經過的游客越來越多,特別是很多自駕游的客人,途經安多都要停留下來,觀賞一下著名的唐古拉、長江源格拉丹東、怒江源措那湖和藏北草原風光,品嘗一下長江源第一滴水和國家綠色食品多瑪綿羊肉,感受一下藍天、白雲、草原、湖泊、牛羊、帳蓬的牧人生活。特別是7至9月,當你走進唐古拉山腳下的不夜城,走進 “天路”上明珠——安多,一棟棟整齊的商品房、一個個特色不一的店鋪映入眼帘。上千公裡的青藏路,安多是不錯的小憩點。累了,這裡有舒適的三江源大酒店、卓格迎賓館、羌塘青年旅社、安多賓館供你休息﹔餓了,這裡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藏餐,有非常地道的川菜,還有各色各樣的小吃﹔病了,可到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也可到隨處可見的診所就診、吸氧、購藥品﹔想休閑一下,這裡有激情的朗瑪廳、有酥油茶飄香的茶園。在內地近40攝氏度的三伏天,安多的平均氣溫不到20攝氏度,在這裡穿著外套,走在草原上,看著羊群,走進八月賽馬節,享受著藏北草原帶來的清涼,享受著高原小鎮的陽光,享受藏北人民的熱情,享受著藏北草原自由自在的清閑。這時,很多游客都說:“這裡簡直就是人間天堂”。
回顧50多年的歷史,安多縣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那曲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克服困難,開拓創新,奮力拼搏,通過不懈努力,安多在經濟社會事業上伴隨著西藏交通的發展,從青藏公路通車初期時的一個小小驛站,發展成為了 “天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從城鎮發展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從社會和諧到社會全面穩定都完成了一個質的蛻變,也有了一個質的飛越,更為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高國林 記者 謝偉)
相關專題 |
· 慶祝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