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四位西藏人眼中的西藏50年

文/青禾

2015年08月27日14:3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04:民族宗教

1965年9月1日,在經歷了1951年的和平解放和1959年的民主改革后,西藏自治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拉薩召開,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

50年,不過是人類歷史長河的一瞬間,然而對於西藏這片土地來說,卻是注定銘記史冊的不平凡的50年。

短短50年間,雪域高原發生了亙古未有的變化,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世界屋脊的奇跡,寫下了人類文明史上的輝煌篇章。

學者索朗多吉:60年前,拉薩河上還沒有橋

“60年前,西藏的拉薩河上沒有橋,隻有拉薩以東的香嘎村有一個渡口,有一隻大木船和幾條牛皮船。冬季,行人過拉薩河要坐大木船﹔夏季因為水大,行人一般坐牛皮船。”中國藏學出版社原社長、編審索朗多吉現在還記得當年拉薩河邊的香嘎渡口。

香嘎渡口當時歸西藏的一個大貴族——夏蘇家族所有,成為其家族重要經濟來源。那時拉薩河南岸老百姓到拉薩賣農產品,從城裡買一些日用品,要過拉薩河,必須要坐渡船。

1954年11月,拉薩河上架起了200多米的一座鋼架橋。1965年,拉薩河上架起了一座鋼筋混凝土公路橋。這就是連接川藏線咽喉通道的拉薩大橋,是西藏第一座現代化大橋。

以往從拉薩郊區到市區,需要過拉薩河,從蔡公堂鄉的香嘎渡口乘船到對面的納金鄉貢布堂渡口,搭乘牛皮船或者木船,至少需要半個小時。拉薩大橋通車之后,從原來香嘎渡口所在的蔡公堂鄉到拉薩市區不到10分鐘就可以了,大大縮短了過河時間。

2013年11月27日,西藏第一座矮塔斜拉橋梁——拉薩納金大橋正式通車。納金大橋是拉薩河上的第四座水泥公路大橋,被譽為“拉薩第一橋”。

拉薩河上橋的變遷不過是西藏交通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舊西藏沒有一條現代意義上的公路。經過50年的建設,西藏公路通車裡程達到7.5萬公裡,74個縣中65個縣通了油路,鄉鎮公路通達率99.7%,逐步形成了以拉薩為中心、“三縱、兩橫、六通道”為骨架的公路交通網絡﹔2006年青藏鐵路通車,徹底結束西藏沒有鐵路的歷史,並且鐵路已經向西藏腹地延伸﹔1965年,北京—成都—拉薩航線開通,打破了世界屋脊的“空中禁區”。目前,西藏通航機場共5個,58條國內外航線,通航城市38個。以公路、航空、鐵路、管道運輸建設為重點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步完善。

索朗多吉記憶中的香嘎渡口早已湮沒在歷史的風塵中。如今,便捷的交通,便利的交通工具,構成了西藏人民生活的常態。

公務員雍西:當年最好的禮物是新鮮蔬菜水果

“現在誰稀罕西瓜啊!可在當年,誰家要是能吃上西瓜,絕對能讓鄰居家的孩子羨慕上好幾天。”雍西,生在四川,長在西藏,如今是一名政府工作人員。她在拉薩生活了幾十年,親眼目睹了拉薩乃至整個西藏的發展變化。回憶起上世紀80年代的西藏,她如此感慨。

在雍西的記憶中,西藏的冬天,吃菜是永遠的老三樣:白菜、蘿卜、土豆。而冬天之外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每天最多的是罐頭,新鮮蔬菜是“奢侈品”。

雍西至今記得當年拉薩機場裡有一道“奇觀”:隻要是去外地出差或探親返回西藏的人,手中的行李都明顯超重了,因為裡面塞滿了從內地帶回的新鮮水果蔬菜。有人帶青椒,有人帶蒜薹,還有人拿了好多綠油油的豌豆尖,把所有能裝滿的口袋都裝滿。回來后,親戚朋友鄰居,這家分幾棵,那家分一小把,每家炒一小盤青菜。“這在當年就是最好的禮物了。”

上世紀90年代,西藏開始引進高效日光溫室技術,對高原地區種植業結構進行優化。蔬菜生產面積和產量逐年增加。如今,新鮮蔬菜在西藏早已不是稀罕物。在內地隨處可見的溫室大棚也在高原“安了家”,絕大部分蔬菜水果都可以在這裡種植。不要說日喀則有名的蔬菜產業種植基地白朗縣,讓從不種植蔬菜的農牧民嘗到了甜頭,成為他們致富的“搖錢樹”,就連偏遠的阿裡普蘭縣農牧民都吃上了本地的新鮮蔬菜。

普蘭縣城平均海拔3900米,以前吃菜主要是“老三樣”,其他菜要從遙遠的拉薩或新疆運來,路途遠,菜價高。當地人半開玩笑地說,最尊貴的客人,要用素菜招待。從2013年起,普蘭縣開始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園,不僅解決了本地居民吃菜難問題,還讓不少人因此發家致富。

解決了蔬菜種植問題后,為了讓老百姓更加方便快捷地買到新鮮蔬菜,不斷豐富百姓餐桌,西藏各級政府把“菜籃子”工程作為民生建設的頭等大事,不斷改進提高公共服務化水平。

以拉薩為例,農貿市場、超市和惠民平價蔬菜直銷車不斷增多,蔬菜種類已達百余種,禽蛋、鮮肉、海鮮、干貨等一應俱全,甚至連藍莓、榴蓮等也可以輕易買到。按《拉薩市“十二五”蔬菜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到2015年拉薩市蔬菜種植面積將發展到8.52萬畝,產量達到35萬噸。

從依靠運輸到自給自足,從冬日裡的“老三樣”到琳琅滿目,如今,在雪域高原,“吃菜難”漸漸成為了歷史。西藏老百姓的餐桌越來越豐盛,“菜籃子”越來越豐富。雍西小時候吃蔬菜水果的願望終於成真。

全國政協委員格桑卓嘎:墨脫通車后百姓生活大變樣

墨脫,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雅魯藏布江下游,在藏語中意為“花朵”。2013年10月31日,全長11.7公裡的墨脫公路正式通車。西藏墨脫縣正式告別“高原孤島”,成為中國最后一個開通公路的縣城。

全國政協委員、墨脫縣達木珞巴民族鄉鄉長格桑卓嘎說,自從墨脫通車后,交通改善了很多,旅游、運輸業都發展起來了,物價低了,老百姓看病、購物都方便多了。

“鄉裡有20多輛車跑運輸,大概每戶每年能增加三到四萬塊錢。”此外,旅游也發展起來了。格桑卓嘎回憶說,2011年鄉裡隻有1家“農家樂”,現在發展到了10多戶。“老百姓從旅游中嘗到了甜頭,日子越過越紅火。”

隨著道路的修通,墨脫千百年來主要以種植水稻、玉米、雞爪谷等農作物以及狩獵為生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跑運輸、開家庭旅館或者農家樂,越來越多的墨脫人開始吃上“旅游飯”。墨脫,這朵“隱秘的蓮花”正在綻放越來越奪目的光彩。

在西藏,借著經濟發展的東風,走旅游路、吃旅游飯、發旅游財的農牧民不在少數。據統計,截至去年底,西藏已有星級家庭旅館共計857家,從事旅游接待服務的農牧民達8.2萬人﹔實現旅游接待服務收入6.64億元,人均收入達8076元。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將西藏打造成為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據西藏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王鬆平介紹,西藏旅游客源市場由最初的單一接待外賓型,發展至今,已形成集入境、出境、國內三大市場為一體的旅游客源體系﹔旅游產業也實現了從最初的接待事業型到一般經濟產業型再到支柱產業型的跨越。

數據顯示,2014年西藏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553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04億元,相當於當年全區GDP的22.1%。

全國政協委員阿沛·晉源:西藏非公經濟發展迎來新春天

“西藏的非公經濟,概括地講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取得了長足進步,確實發展很好。”全國政協委員、西藏自治區工商聯主席阿沛·晉源這樣描述西藏非公經濟50年的發展。

舊西藏隻有農牧業和手工業,且處於十分落后的自然經濟狀態。直到上世紀50年代,西藏尚沒有成規模的電力、電信、制造等現代工業。

1966年5月,位於林芝尼洋河畔的一片荒石灘上,來自上海市毛麻公司毛紡織廠全部人員帶著全廠設備,開始組建西藏林芝毛紡廠,由此揭開了西藏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西藏發展道路的歷史選擇》白皮書顯示,50年來,西藏的現代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起來。如今,已建立起一個包括能源、輕工、紡織、機械、採礦、建材、化工、食品加工、民族手工業、藏醫藥等20多個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工業總產值從1956年的0.014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05.91億元。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第三產業發展迅速。

其中,非公經濟表現搶眼。截至2014年底,西藏非公經濟市場主體累計達到13.77萬個。

阿沛·晉源說,兩個數字可以充分說明非公經濟發展的成績:一是,從2011年到2014年,西藏非公經濟的貢獻率逐年增強。2014年西藏非公經濟上繳稅金163.05億元,佔當年西藏全部稅收的比重超過93.6%,這個數字在全國名列前茅。二是,非公經濟在創造就業崗位上的貢獻也非常大。特別是去年,西藏非公經濟創造的就業崗位佔全區新增就業崗位的近80%。

阿沛·晉源說,西藏非公經濟已經成為西藏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擴大就業的主要渠道,為西藏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發揮了重要作用。西藏非公經濟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

“這50年是西藏不斷發展、繁榮的50年,是西藏發展歷程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50年。”阿沛·晉源感慨地說。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