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西藏交通50年:天路歷史上的八個“路標”

2015年08月24日18:1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西藏交通50年:天路歷史上的八個“路標”

“亂石縱橫,人馬路絕”,這是過去西藏交通的真實寫照。50年來,國家不斷加大西藏交通建設力度,昔日“進藏難”成為歷史。

如今,當您翻看中國交通地圖,以鐵路、公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組成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猶如銀龍盤飛在青藏高原深山溝壑之中。在自治區成立50年之際,記者選取了西藏交通事業8個標志性路標,記錄高原半世紀交通巨變。

路標一:西藏民航開通

西藏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空氣稀薄,氣候復雜,國際航空界視為“飛行禁區”。經過10年反復試驗,1965年3月1日,一架伊爾-18型飛機從北京起飛,於次日飛抵西藏當雄機場,這標志著西藏民航正式開通。

目前,西藏已形成以拉薩貢嘎機場為中心,昌都邦達、林芝米林、阿裡昆莎和日喀則和平機場為支線的五大機場網絡,開通國內外航線58條、通航城市29個,高峰期每天進出藏航班有100多架次,年旅客吞吐量達到275.9萬人次。

路標二:青藏鐵路通車

美國火車旅行家保羅·泰魯曾說:“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2006年7月1日,全長1956公裡青藏鐵路通車,撞碎了這句魯莽的斷言。

如今,青藏鐵路已安全運行3000余天,累計運送旅客9559.4萬人次,運送貨物4.11億噸,促使青藏兩省區經濟發展保持年均10%以上增速。隨著川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第二條進藏天路——川藏鐵路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

路標三:拉貢機場高速竣工

2011年7月17日,西藏第一條高速公路——拉薩至貢嘎機場高速公路正式通車,標志著雪域高原駛入了高速公路時代,實現高等級公路零突破。

拉貢機場高速公路由國家全額投資15.9億元,全長37.8公裡,採用一級公路技術標准,雙向四車道,將拉薩市區到貢嘎機場行車時間縮短了半個小時。

路標四:墨脫公路通車

2013年10月31日,全長約117公裡、總投資近16億元的墨脫公路建成通車,結束我國最后一個不通公路縣的歷史。

墨脫道路的通車,標志著當地的猴子路、騾馬道、溜索橋和背夫逐步退出歷史舞台,“150元一隻的雞,25元一盤土豆絲”的物價也回歸正常價位。昔日“高原孤島”也借通車之機走出“深閨”。2014年,墨脫接待游客接近1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一倍。

路標五:溜索退出歷史舞台

千百年來,溜索是西藏偏遠高山深谷地區人們走出大山的唯一“天橋”,“艱險羊腸道,溜索獨木橋”成為人們“出行難”的真實寫照。

2009年,西藏投入2.2億元啟動“溜索改橋”工程,對昌都、林芝、日喀則和那曲4個地(市)84條溜索進行改造,經過4年建設,於2013年全部改造完工。如今,溜索在西藏已經成為歷史,4萬名受益農牧民踏上了脫貧致富的“金橋”。

路標六:拉日鐵路建成運營

作為青藏鐵路的延伸線,全長251公裡的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於2014年8月15日開通運營。拉日鐵路通車,標志著現代鐵路首次連接達賴和班禪駐錫地,徹底結束了西藏西南地區長期單一依賴公路交通的歷史。拉日鐵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日喀則觀光,鐵路開通1年來,累計發送旅客60余萬人次。

根據國家規劃,拉日鐵路將北接青藏鐵路,南連日喀則至聶拉木、日喀則至吉隆、日喀則至亞東口岸的鐵路,通往尼泊爾和印度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也將會在此基礎上形成。

路標七:公路裡程超7萬公裡

1965年,全區公路總裡程僅14000多公裡。經過50年建設,目前已達到7.5萬公裡,逐步形成以拉薩為中心,“三縱、兩橫、六通道”為骨架,東連四川、雲南,西接新疆,北連青海,南通印度、尼泊爾,地市互通,縣鄉連接的公路交通網絡。

隨著公路不斷延伸,鄉村古道上馱畜的蹄痕、背夫拄杖的痕跡,已被柏油公路覆蓋。公路沿線農牧民開始興辦運輸和開家庭旅館,紛紛走上了“致富路”。

路標八:民用汽車超30萬輛

60多年前,西藏沒有一條現代意義上的公路,十四世達賴喇嘛坐的轎車,也隻能拆散了用騾馬從印度馱到拉薩后組裝。全西藏僅有的這輛汽車也僅即用於行駛在羅布林卡和布達拉宮之間約兩公裡的土路上。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西藏群眾消費能力增加。目前,人口隻有300萬左右的西藏,機動車保有量卻已達30萬輛,人均機動車保有量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拉薩市機動車數量達15萬余輛,其中80%都是私家車,平均不到6人就有一輛車。

盡管西藏交通發展迅速,但受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制約,西藏仍然是全國交通運輸網絡的“短板”。為此,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西藏交通運輸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加快完善西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計劃到2020年,公路總裡程突破11萬公裡、農村公路裡程超過7萬公裡、干線公路高等級化裡程超過1200公裡,形成以拉薩為中心、覆蓋6個地(市)的“3小時綜合交通圈”。屆時,天上西藏將不再遙遠。(新華網拉薩8月24日電 記者王軍、許萬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