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50年發展讓西藏人民盡享教育福利

2015年08月21日16:59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50年發展讓西藏人民盡享教育福利

(輝煌50年·大美新西藏)50年發展讓西藏人民盡享教育福利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年來,現代教育在雪域高原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學前培養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深造,西藏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建立了包括特殊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技術培訓在內的較為完善的現代教育體系,西藏人民盡享教育福利。

率先建起15年免費教育體系

今年11歲的桑珠才旺在距離西藏拉薩市300多公裡的那曲地區小學讀4年級,天真的小腦袋瓜裡裝著和父輩們截然不同的想法。“走出大山,讀大學,做一個科學家”,祖輩們想都不敢想的願望在他的心裡悄然生根。

在舊西藏,隻有寺院教育和為數不多的私塾教育,隻有佔人口總數5%左右的三大領主和富商子女才能獲得學習的機會,農(牧)奴及其子女沒有受教育的權利。

1951年,西藏創辦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小學——昌都小學,從此開啟現代教育在高原的建設步伐。目前,西藏有各級各類學校1696所,其中388個教學點分布在偏遠鄉村,孩子們在完成義務教育后,都有機會接受各個類別、各個層次的教育。

目前,西藏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了從學前至高中教育階段的15年免費教育體系,自1985年在農牧區中小學實施“三包”(包吃、包住、包學習費用)政策以來,西藏已經連續14次提高“三包”標准。

同時,西藏實施了義務教育階段所有農牧民子女營養改善計劃,從學前至研究生教育階段的資助體系不斷完善,年資助師生超過153萬人次,資助金額超過23億元。“所有學生不會因為家庭貧困而上不起學,絕大多數人通過教育改變了命運。”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廳長馬升昌說。

內地西藏班讓高原離現代教育更近

“沒有內地西藏班,我可能一輩子都走不出大山。”回想起30年前自己還是西藏日喀則市拉孜縣扎西崗鄉宇拓村的放羊娃,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次平動情地說。

1985年,根據西藏人才奇缺、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實際,全國內地16個省市開辦首批西藏班(校),以藏族為主體的首批西藏小學畢業生到內地學習,開啟了新的教育模式。

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先進的教育方式讓內地西藏班成為不少藏族學生的首選。截至目前,全國21個省、直轄市辦有內地西藏班(校)和中職班,在校生規模達2.69萬人,涵蓋了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累計招生10.77萬人次,為西藏培養輸送了中專以上人才3.2萬余名。

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江蘇、北京等省市將內地的優秀教師輸入西藏,同時利用援藏資金在西藏建起了不出西藏的“內地西藏班”。

走進位於拉薩市的拉薩江蘇實驗中學,214畝的現代化校園內,學生宿舍、食堂、浴室、綜合教學樓一應俱全。“即使在江蘇這樣教育發達省份,像拉薩江蘇實驗中學這樣的硬件設施和建設規模也很少見。”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校長李明生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提升教育水平,江蘇還選派了一批優秀教師進藏,在軟件和硬件上下足功夫,為兩千余名藏族學生提供優質教育。”

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

在舊西藏,佔總人口95%以上的農牧民缺少正規教育,社會生產力日益萎縮,政治經濟文化長期處於落后狀況。50年來,西藏傾力發展以培養民族干部和技術人才為主的現代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給西藏社會建設、經濟發展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和各行業的中堅力量。

數據顯示,目前,西藏全區小學入學率達99.6%,初中入學率達98.9%。其中,每10萬人中具有中學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700多人,全區人才資源總量近30萬人。人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

得益於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主、各類教育相互銜接的現代雙語教育體系,目前西藏全區80%以上的藏族公務員和干部職工都能做到藏漢語兼通。在一些農牧區,藏漢語兼通的農牧民往往成了脫貧致富的帶頭人。

“當前,西藏教育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未來,教育部門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投入,促進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為西藏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人才。”馬升昌說。(新華網拉薩8月21日電 記者 張宸)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