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閔行區華漕鎮環境整治工作時,韓正與群眾交談。 陳正寶 攝
制定“十三五”規劃要更多研究短板
上海近些年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在成績面前,市領導更多考慮和研究的,是城市發展還存在哪些短板。在著手制定“十三五”發展規劃時,要在摸實情、知真情的基礎上,針對短板情況,拿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調研應當是原生態的,刺耳的也要聽
調研所到之處、所見情況、所問之人,應當是原生態的。讓基層一線的干部群眾暢所欲言,正面的要聽、反面的也要聽,順耳的要聽、刺耳的也要聽。隻有廣泛全面聽,才能真正知真情實情
菜場裡的“熟面孔”
暑熱當頭,早晨空氣都是熱烘烘的。
一輛普通商務車輕輕開到閔行北翟路龍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邊門,下來幾個人。他們踩著滿地滑膩膩的菜葉、泥水,穿過車輛混雜的小路,慢慢朝市場裡面走去,不時駐足察看,到攤位前問生意如何。迎面兩位老伯走來,看到他們一愣:“咦,蠻像韓書記。”“對的,就是韓正書記!”
兩位老伯伯遇到的,正是市委書記韓正。這是7月22日早晨,他輕車簡從,來城郊結合部調研環境治理情況。事先不打招呼,隨行的隻有市委常委尹弘以及市委辦公廳幾名工作人員。
韓正微笑著走上前問兩位老人,是否經常來這裡買東西,平時這裡衛生情況如何。兩位老伯你一言我一語說開了:“買東西蠻方便,就是環境太差了,地上臟,早晨四五點鐘時還要亂。”聽到書記問他們有什麼要求,兩人異口同聲說:“希望把這裡的環境抓抓好!”
兩位老人講的情況,正是此番調研要著手解決的問題。
上海近些年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在成績面前,市領導更多考慮和研究的,是城市發展還存在哪些短板。在著手制定“十三五”發展規劃時,要在摸實情、知真情的基礎上,針對短板情況,拿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
在前不久召開的十屆市委九次全會上,韓正說:“調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是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好傳統、好方法。越是環境復雜,越是工作繁重、任務艱巨,越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他特別叮囑各位黨員領導干部,要多到基層了解真實情況。“調研所到之處、所見情況、所問之人,應當是原生態的。讓基層一線的干部群眾暢所欲言,正面的要聽、反面的也要聽,順耳的要聽、刺耳的也要聽。隻有廣泛全面聽,才能真正知真情實情。”
“城中村”巧遇韓書記
從市場裡轉個彎,穿過雜亂的小路,一路之隔是閔行區華漕鎮許浦村,這裡是上海城郊結合部最大的“城中村”。“城中村”治理,也是這次調研的一個重點。
韓正順著小路走進村子,在村口遇到一位打著赤膊的中年男子,那人一眼認出了他,驚喜地說:“韓書記啊,儂怎麼會來這裡!謝謝儂關心我們這裡。”韓正笑著跟他打招呼,聽他講村裡情況,問這裡平時是怎麼管理的。一路上不時有居民認出韓書記,熱情地上來打招呼。每遇到居民,韓正都停下來問問他們有些什麼意見建議。
在居民們的引領下,韓正穿過許浦村雜亂狹窄臟亂不堪的小巷子,來到了許浦港。
站在許浦港邊望出去,河裡漂滿垃圾,河水散發著陣陣異味。許浦村面積0.75平方公裡,常住戶籍人口2000出頭,流動人口卻已達3萬多。原本滿足本村村民的水、電、道路、下水道、公共廁所超負荷使用,破損嚴重,全村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直接排入許浦港,導致河道常年黑臭。幾位居民指著河道兩邊跟書記說,許浦港四周原先是工廠倉庫,如今成了密密麻麻的群租房。“群租戶隨手把垃圾扔進河裡,到了夏天臭氣熏天。”“消防安全也是個大問題!”
從閔行的情況看,城郊結合部的環境衛生和“城中村”,都有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其它地方,有沒有同樣的情況呢?
7月23日下午,一場大暴雨剛過,韓正走進了寶山區南大村宗家宅。
村裡群租普遍,違章建筑不少,雨后狹窄的道路上積著污水,兩邊牆上滿是黑廣告。小巷子口,一位市民認出韓書記了,有點激動,嗓門越說越響:“到處亂停車,亂設攤,噪聲這麼大,秩序這麼亂,叫我們如何忍受!”
韓正停下腳步,靜靜聽她述說。
這一段南大路兩邊,亂停車現象確實十分嚴重,無証食品攤隨處可見,有些攤點就設在垃圾堆邊,蠅虫肆虐。
當前需要重點研究的是破瓶頸、補短板
當前需要我們重點研究的是破瓶頸、補短板,尤其是人民群眾特別關注的人口調控管理與服務、養老、交通、收入分配等問題
不怕揭短,暴露問題才能拿出解決辦法
基層情況千差萬別,不能一刀切,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改進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不要怕揭短,隻有暴露問題才能把問題分析透、研究透,拿出解決辦法
穿過秩序混亂的南大路,韓正走到幾個無証食品攤前停下察看。攤主不認識來人,邊做生意邊說:“你們是村裡干部啊?附近沒有食品攤,我就在這裡幫老板賣點貨,要是不行嘛,我換地方好了。”
聯動站裡聽真情
事先不打招呼的調研,既看得到真實的第一手情況,也聽得到最基層的聲音。
在閔行許浦村和寶山南大村,韓正路過當地大聯動工作站、警務站、人口綜合服務管理站、社區衛生站和村委會,就一家家走進去了解情況。
工作人員見市領導突然到訪,都有些吃驚。韓正笑著對大家說:“我們正好經過這裡,來看看大家,了解大家工作情況。你們和我說說,遇到什麼困難嗎?”
幾句話后,大家都放鬆許多,一五一十地講起工作中的實際情況。
“許浦村外來人口,都有登記嗎?”“登記是有的,但是流動性很大,變化也很快,要說完全登記,很難做到。最高峰時,外來人口大約有4萬人,要說管理全覆蓋,真的蠻難講。”
“警務站處理最多是什麼情況?最近一次是什麼事?”“韓書記你來看一下記錄本,主要是各種糾紛,特別是房東與房客的糾紛,因為群租太普遍了。還有居民和攤販的糾紛,環境差了經常吵架,最近一次就是。我們主要是調解。”
“村裡管理成本最高的是哪塊?”“不瞞韓書記說,管理成本是越來越高了,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公共設施運行和日常環境治理這一塊,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每天生活垃圾差不多就有60噸,根本來不及掃。”
“市裡1+6文件內容大家都知道嗎?落實當中有什麼問題嗎?”“這個知道的!很好的政策,尤其對我們基層工作的人有傾斜。我們覺得,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各有各的苦衷,落實當中要結合實際。”
“廠中村”裡看實情
“城中村”的問題在城郊結合部突出,而“廠中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連接寶山區和普陀區的南大路兩側正在進行綜合整治,加快淘汰調整落后產能,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主業已經調整,但廠區搬遷拆除收尾工作推進遲緩。由於主管單位疏於管理,一些企業留守人員對廠房進行出租並層層轉包,吸引大量小作坊在舊廠房內集聚。外來人員群租聚居,亂搭建帶來的火災和生產安全隱患很大。
位於制革路與南大路交界地區的上海紅光制革廠,正是這番景象。之前,上海媒體曝光過這裡的情況,當地突擊整治,據說已經整改了。7月23日下午,韓正冒雨來到這裡,看看實際情況。
外表看上去已經廢棄的工廠,走進去才發現卡車、貨車來來往往十分忙碌。雖然看到走進來幾個陌生人,但是裡面人忙著生意,也不認識來人,無人過問。廠區被分割出租,生產作坊、倉庫、雜貨店、群租樓一應俱全,還有幾家食品生產廠。從小路兩邊停放車輛的牌照看,租戶來自全國各地。看得出,這裡曾經整治過,但安全隱患依然十分明顯。
韓正打著傘走在廠區,不時停下來避讓路上穿梭的貨車。他走進雜貨店察看商品,並與一位倉庫租戶聊天,詢問租金情況。來到位於廠區最深處的一幢小樓,這裡是群租宿舍,盡管下著雨,依然有衣服晾晒在外。
路邊一家雜貨店老板蠻“自豪”地對來人說:“這裡啥都有了,不需要出去的。”
大小書記河邊對話
不打招呼的調研,看得到各種“原生態”問題,也看得到原先並不引人注目的基層好經驗。
7月23日下午,韓正來到嘉定區馬陸鎮北管村。眼前的景象讓人眼前一亮。
剛到村口,就看到一切井井有條。村口有車輛限高限寬設施,主要通道比較寬闊,兩邊車輛停放整齊,店家也是干干淨淨。
韓正走進村聯勤中心,與窗口辦証登記的工作人員聊了幾句,才幾分鐘村治保主任就到了,詢問需要什麼幫助。他抬頭一看,認出是韓書記,於是想電話聯系村支書。韓正擺擺手,笑著說:“不要緊,你先給我們介紹介紹村裡情況吧。”
北管村2.65平方公裡,戶籍人口2200,外來人口1.2萬,實有人口登記工作做得很仔細。牆上的表格每月更新一次,人口管理和服務的數據一目了然。村裡聯勤工作部門集中辦公,實有人口登記、警務站、監控室、24小時值班室都在一起。
治保主任郭文先告訴市領導,村裡的小聯勤機制24小時運轉,每個聯勤工作人員手裡都有一個“城管通”,發現問題后可用它呼叫,工作人員5分鐘內到達現場。黑廣告、亂設攤、亂倒垃圾渣土等“牛皮癬”問題,一發現都是第一時間解決。此時,村委會主任邵偉梁趕到聯勤中心,韓正笑著問:“你怎麼趕來了?是城管通呼叫的嗎?”主任笑著說:“是的!”
邵主任介紹韓正察看村裡的商業街和菜場。商業街是北管村集體資產,收益屬於村民﹔菜場裡,凡是本村村民自己種的蔬菜,攤位免費。正看著,村黨總支書記沈彪也到了,“也是城管通呼叫的吧?”“是的是的。”大家都笑了。
一場大雨剛過,但村裡的道路、牆面地面十分整潔,無積水污水。河道漲潮,有一些水生植物翻上水面,但水質還是比較清。在小河邊,韓書記和村黨總支沈書記一問一答,聊了起來。
“老沈,你是住在村裡嗎?”“是的,30多年了。”“村裡道路牆面和河道保潔,工作量大不大?”“村裡的事情不能拖的,你看噢一天不掃就亂了,兩天不掃就臟了,三天不掃簡直一塌糊涂。必須天天盯,隨時處理,24小時運轉。”“你自己住在村裡是優勢,天天了解情況。”“是的呀,否則隔個雙休日再來,一塌糊涂了嘛。”“財力投入夠嗎?”“韓書記,說句心裡話,我這個村財力不算是寬裕的,但是財力這個事情關鍵是怎麼看,確實重要但也不是核心問題。我這樣的角色關鍵是責任心,活做好了老百姓滿意,說你好、服貼你,自己心裡也踏實,不然老百姓天天罵你,自己也難受。”“對!”
走過村裡439號門口,一位村民眼睛一亮,高興地喊了起來:“韓書記!”
大家笑著應聲走進這戶人家。屋內陳設簡單整潔,爐邊剛出鍋的紅燒肉香溢滿屋,韓正問起男主人余志華情況來。“房子建了多少年?”“32年了。”“住著還好吧?”“房子有點老,總有些擔心的。”“家裡孩子一起住嗎?”“本村小青年住在這裡的已經不多,他們外面都有商品房,老年人大多數還住這裡。”“孩子們經常回來看看嗎?”“時常回來的。”“你退休了吧?對現在生活滿意嗎?”“退休了,生活不錯啊,謝謝領導關心我們。”
離開院子時,韓正祝主人家80多歲的老母親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老城廂裡談管理
連續幾個半天,城郊結合部的情況大致有了底。7月29日上午,韓正又來到市中心老城區。
正是暑熱難當時分,連續高溫天炙烤申城,一路上道路十分擁堵,商務車開開停停。韓正在黃浦區豫園街道方浜中路附近下車,走進了老城廂擁擠不堪的小馬路。
豫園街道轄區內住著黃浦區七分之一的低保戶,老人多,大病重病患者多。這個街道戶籍人口4260人,而實際居住的三分之一是外來人口。光啟居委康家弄,低矮的房屋一家緊挨著一家,各種搭建隨處可見,纏繞著的黑色電線貼著屋檐穿過,不少人家用水要到戶外,水龍頭排成一長條。許多市民認出了韓正,上來熱情地打招呼。
韓正不時停下來和大家說話,見到正在忙家務的老人,走上前主動問候老人。“阿婆儂在這裡住了多少年?”“已經55年了。”“下雨天這裡積水嗎?”“嗯,積的。”
走到外面的馬路上,一位戴墨鏡的中年婦女看到有市領導來,火氣蠻大地攔住了大家:“我家門口是小馬路,什麼車子都往裡面開,亂停放,亂設攤,聲音吵得不得了。我打了許多電話給政府部門,沒有回音也不來整治,據說是怕沖突。政府的人怕沖突,我們老百姓怎麼辦?”
走進光啟居委會,幾位居委干部非常意外。韓正拉了幾張椅子請大家一起坐下來,“今天到這裡看看,和你們聊聊。平常工作有什麼困難,敞開說說吧。”居委會主任黃嘉強有些猶豫,旁邊幾位女工作人員“鼓勵”說:“主任你就說說吧,韓書記已經坐在這裡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起日常工作中最棘手的事情。
“我們這裡的房子是不可能有物業公司的,居委會一大半時間在做物業公司的事情。”“房子實在太老了,樓上打翻水都會滴到樓下。”“住在這裡的低保戶很多,還有許多困難老人。大家都盼動遷,這是這裡老百姓最大的期盼了!”
韓正凝神靜聽,不時問他們一些細節。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老年人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就在居委會隔壁,韓正走進去,看望基層醫務人員和居委會工作人員。看到為社區困難老人准備的防暑用品正待發放,韓正感謝大家為老人們忙碌,“照顧社區老年人,大家辛苦了!”
穿過被各種攤位擠得水泄不通的小路,韓正又來到豫園城管中隊,該中隊對口管理豫園商旅區。剛從現場執法回來的負責人在大太陽下晒得滿頭大汗,他告訴市領導,老城廂地區外來人口集中,居民需求層次多樣,馬路菜場、無証設攤根深蒂固,城管執法的反復性很大。另外,豫園風景區保障任務相當繁重,城管隊員經常加班加點很是辛苦,卻缺乏有效的激勵手段。
離開黃浦老城廂,韓正又前往閘北七浦路市場。受網絡銷售的沖擊,這裡不再摩肩接踵,從地鐵10號線天潼路站穿過,就從閘北到了虹口。地鐵站周邊的通道裡,商鋪一家挨著一家,生意清淡,貨品堆滿通道。
調查研究補短板
8月1日上午,韓正召集市區兩級相關部門,在前一階段基層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專題研究“十三五”相關工作。
“按照中央要求,上海‘十三五’發展的大目標十分清晰,當前需要我們重點研究的是破瓶頸、補短板,尤其是人民群眾特別關注的人口調控管理與服務、養老、交通、收入分配等問題。”韓正說,“現在比較突出的是短板太短,如果下一個五年不補好,就會反過來影響長板繼續加長。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實現協調發展,核心是補短板。”
“補短板要精准施策,前提是我們知真情知實情,一切從實際出發。基層情況千差萬別,不能一刀切,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改進調查研究的方式方法。不要怕揭短,隻有暴露問題才能把問題分析透、研究透,拿出解決辦法。”
“基層工作相當艱苦。許多重點、難點問題都集中在基層,解決問題的希望也在基層。隻有加強調查研究,才能及時調整那些不符合基層實際的舉措,市、區合力,支持幫助基層把各項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