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舒婷說,“大海的日出,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贊嘆﹔大海的夕陽,招惹多少詩人溫柔的懷想。”千百年來,人類都生活在陸地上,是實實在在的陸生生物。然而這並沒有讓我們停止對那片藍色水域的浪漫想象和探索——造船揚帆,環球航行,海上城市,人工島,海底隧道……海洋上老早就留下了人類活動的足跡。依托著日益進步的科技力量,人類或許能對大海發起更有挑戰的探索:不只是在海洋上做短暫停留,更要在蔚藍的海洋下建造能長期居住的海底城市。
現實:需要更多居住空間
一直以來,人類都生活在僅佔地球表面積29%的陸地上。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向海洋進軍,尋找把城市安在海底的實現途徑。近期,日本清水公司發布了一項名叫“海洋螺旋”的移動海底城市建筑構想,預計2030年完工。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人們或許能實現住在海底的夢想。
海底城市的設想早已有之。這不光來源於詩意的幻想,還有著深刻的現實考量。世界人口日益膨脹,陸地資源大量消耗,地球早已不堪重負。如果說,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是“節流”之舉,那麼向太空和海洋發展,進行“開源”也是必然趨勢。而相較於太空的浩渺無垠,海洋離人類就近得多了。況且海洋裡還蘊含著人類迫切需要的資源。一旦海底城市建成,毫無疑問將極大緩解地球的人口、資源等壓力。
屆時,科學家可以方便地進行海底資源研究、開發﹔探險者們將不費吹灰之力地進行海底探險、旅游﹔海底城市的居民可與海豚、珊瑚等可愛的海底生物為鄰。並且,由於城市已經深入海底,還能躲避颶風等惡劣災害。
事實上,各國都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世界上第一座水下居住室是法國制造的“海中人”號,它於1962年9月6日在法國的裡維埃拉附近海域60米深處試驗成功,一位潛水員在“海中人”號居住室裡生活了26小時。美國等地已經出現了面向公眾的海底酒店,它們或是廢棄的研究室改建而成,或是專門斥巨資打造。總之,隻要你有足夠的支付能力,都可以一睜眼就看到游來游去的熱帶魚群,享受海洋底下心靜如水的環境。
面貌:酷炫設計各不相同
目前法國的海底居住室中,雖然有些配置有冰箱、微波爐、電視機、音響等設施,與陸上生活別無二致。但人們在海底居住室裡停留的時間卻很短,這與構想中的海底城市尚有很大差別。
近期,日本清水公司發布了一項名叫“海洋螺旋”的海底城市建筑構想。據海底城市效果圖顯示,建筑將分為三個部分:球體城市、螺旋形通道、海底沼氣制造廠。球形城市的頂部位於海面附近到水深500米處,在球心之中,將配備城市的商業建筑、住宅區等﹔螺旋形通道長達15公裡,中間將配置發電站和深海探查艇的補給基地﹔而海底沼氣制造廠將位於海底3000到4000米,通過海底微生物將二氧化碳轉換成沼氣燃料,為城市運轉提供能源。在建設過程中,3D打印機將被使用,樹脂則會代替混凝土成為建筑材料。另外,這個“酷炫”的項目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其可以移動,當遇到惡劣天氣時,球體城市就會潛入到通道之中。對於日本這種地震多發的國家,水深流緩的海底城市可謂一處絕佳的“避難所”。
據悉,這個項目由包括東京大學、日本獨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以及日本政府部門和能源公司的專家們與清水公司共同構想。在這個構想之下,因全球海平面上升而下沉的孤島國家以及城市無疑獲得了更新的發展空間。項目預期耗資高達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8億元),工期為5年。也許到2030年,住在海底就可成真。
海底城市絕非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由於其要承擔巨大的城市運轉功能,龐大的體量也正好為科學家們提供了發揮設計才能的舞台。澳大利亞建造的與海洋生態系統融為一體的海洋城,酷似“水母”﹔埃及船帆形狀的半潛式水下博物館﹔迪拜由兩個隧道相連接的七星球酒店的設想﹔由8個球體圍繞1個中心球體組成的“海洋生物圈”﹔類似於“刮刀”的漂浮摩天大樓旋轉城﹔類似於現代游艇的半潛式寓所等等,這些設想的奇異、美好讓人迫不及待地盼望將藍圖變成現實,好早日得以嘗試。
探索:與魚同眠還需時日
盡管法國的海底居住室已經投入使用多年,相比之下,海底城市雖然看起來前景良好,卻始終沒有完全實現。人類要真正達成海底城市的夢想還有很多的難關需要攻克。
一方面,要從陸地移居海底,必然面臨幾乎整套配套設施和資源的移動,這本身就難度很大。由於海洋完全沒有經過開發、海底與陸地環境根本不同、人類終歸是陸生生物等因素,一些在陸地上看來必需但極為平常的東西,也會變得無法直接得到,例如,氧氣。人類沒有“鰓”,不能像魚兒一樣直接從海水裡獲得氧氣,為了保持個體生命的存活,城市必然是封閉的,與海隔絕不說,還需要配備專供氧氣的設備。另外,海水有腐蝕性,水下建筑需承受浮力、壓力,因此海底城市對建筑材料有不同於地面的更高要求。簡單說來,平常如衣食住行,細小到一草一木的生長,一旦進入到海洋城市,都會成為必須花費巨大的腦力、財力、物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而對於海底的生態系統來說,海底城市實際上是一種“入侵”,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且不說這麼一群奇奇怪怪的海底建筑侵佔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間。僅就人類在陸地上對自然界破壞的斑斑劣跡,就讓人不得不為海洋裡的生物擔心。如果說陸地很大程度上就是“先污染后治理”這一發展模式之下的犧牲品,海洋會成為第二個嗎?這都是我們建造海底城市之前必然要思考的問題。
警鐘需要敲響,而現實也並沒有這麼讓人絕望。人類的物力財力和科技能力都在積累,關於保護環境、維系和平的共識也在一步步達成。不管陸地還是海洋,都是我們共同的家園。無數如《2012》那樣的災難片裡,都已經描繪過全人類最后攜起手來,共同應對災難的場景。世界是否真的可能發展到為形勢所迫,或者人類終於進化到不用寸土必爭、走向合作的年代,也未可知。如果全人類在保護海洋的基礎上,集中更多力量,共同開發海底城市,也許我們與魚同眠、伴海生活的機會將會大大增加。(胡宇齊)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