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北京市工商局了解到,今年3月1日起本市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后,企業投資創業門檻進一步降低,大大激活了企業增長潛力。統計顯示,從改革實施到6月底,北京新設企業6.97萬戶,同比大增77.96%,全市個體工商戶及企業存量累計156.30萬戶,新設企業與個體工商戶數量比升為2.81:1,金融業、軟件和信息技術等企業數量增長較快,市場主體的結構和質量進一步優化。
探訪:新設企業數量井噴
昨天一早,快到9點時,海澱工商分局的注冊經營大廳一開門,等候在外的幾十人快步走上台階。到上午10時左右,整個大廳已人滿為患,到處是行色匆匆手捧文件的前來辦事的人員。記者了解到,豐台、朝陽等區縣工商分局,同樣出現企業注冊登記“井噴”的狀況。“辦理名稱登記的,提交材料的,咨詢的……每天至少要辦理上千人的業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今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登記制度改革,主要內容之一是企業注冊資金由以往的“實繳”,改變為“認繳”,工商部門隻登記公司認繳的注冊資本總額,無需登記實收資本,不再收取驗資証明,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零首付”開辦公司。
企業數量的井噴顯示:這一“寬進”的政策已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北京市工商局登記注冊大廳的一角,科長張麗艷正在咨詢台后,耐心解答兩位從順義趕來的企業工作人員,由於辦理企業注冊經營地點方面的事情,雙方已足足討論了20多分鐘。辦事的企業人員對記者說,登記注冊改革后,窗口人員積極幫助企業出主意,解釋政策的邊界,讓自己少跑了不少路。
市工商局注冊處處長況旭告訴記者,從3月登記制度改革以來,像張麗艷這樣的窗口工作人員日接待量至少大增50%,而在本市朝陽、海澱、豐台等企業注冊量集中的區縣,工作人員甚至沒有時間午休,出現了“連軸轉”的緊張狀態。
針對改革帶來的登記工作量急劇增長的局面,全市已增配了80余個服務窗口,增配了近300台計算機設備,組建了200余人的應急預備隊。
據了解,針對改革新政實施后登記業務量激增的局面,工商部門積極引導企業和申請人運用預約辦理、網上登記、個性告知、全程寄遞、“零見面”等非現場服務方式分流現場壓力。採取延長辦公時間、設置潮汐服務窗口、擴大直接核准制范圍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全市60%以上的登記業務實現網上申請,超過三分之一的登記事項直接核准。
創新:信息自行公示推出
這麼大量的企業快速入市,今后將如何監管?據了解,按照國務院《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及工商總局配套文件的要求,北京市的“企業信用信息網”早已啟動了進一步升級改造,調整了160余個數據項。今后,社會公眾在網上可隨時查閱企業公開的注冊及信用信息,對失信企業形成震懾。
而目前,本市成為全國第一個開通企業信用信息自行申報功能的地區。
市工商局信用監管處處長祝京濤告訴記者,“企業信用信息自行申報”,就是依法完成“即時信息公示”。企業須在規定時限內將各類信息公示,包括受到行政處罰的信息等。目前,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已有4394家公司自行申報公示了股東出資情況。而大量銀行及征信企業等,已開始習慣每天利用政府公開的注冊及信用信息,查詢企業是否存在虛報瞞報、是否有失信記錄。
市民耿女士兩年前經營一家商貿公司,因經營不善沒有年檢,最后停止經營。昨天,想東山再起的耿女士經過咨詢后,成功在手機下載了“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的手機客戶端APP,就是想確認一下,以前的企業是否已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點開手機上APP紅色的“信”字標識,耿女士輸入企業名稱,果然,工商部門早已公示了處罰決定書,在“經營狀態”一欄寫著6個字“吊銷營業執照”。
記者昨天從工商部門了解到,截至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歸集了61個單位的工商登記、許可審批、行政處罰、司法判決、協會自律等信息,總量超過3600萬條,公示市場主體總量超過400萬戶。2014年上半年,該網站向社會提供信息查詢服務6956萬戶次,同比增長30%以上,日均查詢量達38.01萬次。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已累計向社會公眾提供查詢4.45億戶次。
激活:市場主體質量提高
今年我國企業注冊登記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進一步放鬆政府對市場主體准入的管制,降低准入門檻和創業成本,激發企業創業激情和創新活力。
“新政引導更多個人投資者傾向於以企業形式投資興業,促進了我市市場主體結構的優化和質量的提高。”市工商局注冊處副處長劉新告訴記者,改革后,北京新設企業與個體工商戶的數量比為2.81:1,遠高於改革前的1.74:1。此外,新設企業主要集中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建筑業以及衛生和社會工作業,增幅在100%以上。
賽爾網絡是北京一家年營業額超過30億元的科技公司。在海澱工商登記注冊大廳,公司資產管理部經理崔袁園告訴記者,由於企業正處在發展壯大期,經常要辦理公司變更或者子公司成立事項。在過去幾年,子公司的成立周期較為漫長,而且公司設立時入資均要求先在銀行開立入資賬戶,按照公司法要求首期注入至少20%的資本金,剩余資本需要在兩年內完成繳付,並且營業執照辦理完畢之后才能將資金轉出。
“那時公司決策層經常會有顧慮,擔心一次性投入資金較多、在入資賬戶凍結時間又比較長,嚴重影響到資金的周轉使用,也擔心如果投資項目運營不善,難以面對股東和董事會。”崔經理說,這一問題甚至影響到公司成立子公司的速度,讓公司可能錯過了一些商機。而今年開始的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減少了企業注冊資本金注入要求的門檻,同時簡化了企業成立的流程,大大縮短了企業成立的時間。
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說,注冊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新設企業一直保持高速增長,8成以上公司的注冊資本仍然集中分布在10萬元-500萬元的傳統區間。但重點企業增長穩定,企業集團、股份公司增長迅速。如上半年全市新成立企業集團124戶,同比增長129.63%﹔新成立股份有限公司252戶,同比增長203.61%,總體來看,企業發展與本市區域功能定位基本一致。(記者 竇紅梅)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