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蒙古國記者 楊濤 記者 陳尚文
2014年08月19日09:0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年來,中蒙兩國間文化交流與合作日益密切,蒙古國國內興起學習漢語熱。圖為2013年10月舉行的蒙古國第二屆中學生中華典籍朗誦比賽現場。 |
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是中蒙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蒙兩國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互派留學生。目前,中國每年向近400名蒙古國學生提供中國政府獎學金赴華留學,有近8000名蒙古國學生在中國留學。學業有成的留學生回到蒙古國,在各行各業為中蒙兩國人民的友誼及兩國交流與合作做出自己的貢獻。
“生存需要空氣,蒙古國需要漢語教師志願者”
據統計,蒙古國目前共有63所學校開設漢語課程,2013年蒙古國學習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1.3萬,這對人口約300萬的國家來說是不小的數字。蒙古國立大學孔子學院院長朱軍利向本報記者介紹說,蒙古國立大學孔子學院是蒙古國唯一一所孔子學院,由山東大學和蒙古國立大學合辦。開辦6年來,孔子學院堅持非學歷培訓與學歷教育並舉的漢語教學發展思路,累計培養非學歷學員2400多人次,聽課本科生達2100多人次﹔培訓大中小學本土漢語教師520多人次﹔舉辦各類漢語文化活動530多場次。在這些數字的背后,中國志願者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中蒙交流與合作日益發展,蒙古國掀起漢語熱。漢語教師志願者於文娜、崔巴圖剛到蒙古國奧日其楞中學時,工作受到了一些阻力。但是他們並沒有氣餒,兩個人努力工作,在學校組織了各種漢語活動與比賽,學生的漢語水平一天比一天好,整個學校的漢語氛圍一日比一日濃。在漢語文化節中,他們教的六年級學生為大家呈現了合唱、獨唱、朗誦、中國舞蹈、教學展示等精彩節目,全校領導、老師及家長贊嘆不已。於文娜、崔巴圖興奮地說:“我們成功了!”
達爾罕烏拉省第二十八彩虹中學漢語教師志願者黃長玲用愛心獲得了蒙古國孩子們的愛。她說:“好幾個孩子在我臉上親吻后一起說‘黃老師,謝謝’。”幼兒班的艾敏娜給她打電話說:“明天我要去韓國了,現在最想念的是黃老師。”艾敏娜說著說著就哭了。黃長玲每次想起這些,都感到很自豪,因為自己是他們的漢語啟蒙老師。
漢語教師志願者單天罡對記者說,孔子學院的班上常有老少同學的現象。他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幕場景:10歲的多利格爾瑪是一名小學生,55歲的達瓦扎爾格勒是一名銀行經理,他們同在初級班上漢語課。課堂上,多利格爾瑪喜歡坐著,扮演“嚴師”角色,達瓦扎爾格勒則順從地站著,認真做“學生”,用剛學來的漢語,快樂地完成著課堂活動任務。學習漢語的目標和輕鬆愉快的課堂環境,讓相差幾十歲的學生消除了“代溝”,成了要好的同學和朋友。
蒙古國立大學蒙古語言文化學院系主任特·察哈爾說:“漢語教師志願者工作是陽光的工作、高尚的工作,是在行善、積德。”敖特根騰格爾人文學院院長諾明說:“中國漢語教師志願者為蒙古國的漢語教學工作做出巨大貢獻,如果中國能派來更多的志願者,不僅可以幫助蒙古國更多學生學會漢語,還能幫助當地人了解中國的國情、歷史和文化。”達爾罕烏拉省第二十八彩虹中學校長賓巴認為,目前蒙古國非常需要漢語教師。他說:“生存需要空氣,蒙古國需要漢語教師志願者。”
中國駐蒙古國使館文化參贊魏宏勝說,中蒙兩國文化教育交流始於1952年,多年來,兩國在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發展順利。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蒙古國漢語學習者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對中國以及中國文化也越來越有好感,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國。以習主席訪問蒙古國為契機,中蒙文化教育交流將迎來大發展機遇,兩國的民間交往也將達到一個新階段。
“我想與中國的同行們一起工作,相互學習”
其米德策耶博士是蒙中友協秘書長,同時也是蒙古國立大學孔子學院副院長。他是一流的漢學家,文學功底深厚,翻譯過《論語》《孫子兵法》《大學》《中庸》。他編著的《簡明常用漢字字典》(蒙文本)為促進漢語教學、中國文化的推廣和普及發揮了積極作用。2010年其米德策耶榮獲蒙古國“全國優秀翻譯獎”,2011年榮獲“全球孔子學院先進個人獎”。
中國駐蒙古國使館前文化參贊王大奇向記者介紹說,2007年11月25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總部宣布了第三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中國和蒙古國聯合申報的“蒙古族長調民歌”榮登榜上。這是中國首次與外國就同一非物質遺產聯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並通過的項目。另外,經過中國文化部、中國國家文物局和蒙古國教育文化科技部的共同協商,中國政府無償援助蒙古國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蒙古國博格達汗宮博物館門前區保護維修工程”圓滿完成,進一步擴大和深化中蒙兩國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蒙語組外國專家蘇達曾在上海外國語大學就讀,她對本報記者表示:“我想與中國的同行們一起工作,相互學習,向蒙古國民眾講述更公正、客觀且全面的中國。”
蘇達表示,習近平主席訪問蒙古國將進一步加強中蒙傳統友好關系以及豐富兩國2011年建立的戰略伙伴關系,將促進兩國經貿投資領域務實合作。“我希望中國今后能夠繼續實現健康和穩步發展,周邊國家也可以從中獲益。 ”
2000年,蒙古國鋼琴教師薩仁托婭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知音藝術學校教授鋼琴。十幾年來,學生們在各大鋼琴比賽中頻頻獲獎,其中不少人走上專業鋼琴表演道路並有所建樹。“工作生活中,中國朋友為我提供了很多幫助。中國人民的情誼讓我動容,所以我想用我對鋼琴表演的熱愛,去教育、感染、回饋更多的孩子。”
(人民網烏蘭巴托、北京8月18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4年08月19日 03 版)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