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表哥的農場主之夢

浙江省杭州市 黃杰

2014年01月23日16: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田野是一個美妙的大舞台,春天裡的旋耕機畫出五線譜,而秋天裡的收割機放上可愛的音符,歲月的手輕輕一彈,悠揚的旋律就出來了。表哥就是這田野的主人。

我的表哥,也是我的同學。他看到我,三句不說就扯到他的農場主之夢。大概從他認識到土地可以生產糧食的那一刻起,就將那個夢放在腦海裡萌發。

“老師,我想當科學家。”、“老師,我想當發明家。”、“老師,我想當天文學家。”……同學在老師的提問下,踴躍舉手回答。

“老師,我想做一名種地家。”老師的目光投向表哥時,他沒有絲毫猶豫。棒子面的粥摻些紅薯,並沒有讓他對土地喪失信心。

整個教室哄堂大笑。他們沒聽過種地的人還會有家的頭銜。后來才知道,連孔聖人對農事也是不屑一顧的。宋朝汪洙的神童詩就寫下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斷論。讀書入仕達濟天下似乎才是正道,和土地打交道,永遠脫不了“泥腿子”的外衣。

表哥還臉紅脖子粗地與同學們論了些日子,最終“種地家”的綽號跟緊了他。那時的夢,稱叫想法似乎更恰當一些。兄弟姐妹八個,一到吃飯的時候,桌沿邊就擠滿了“茶壺蓋”。夏天還沒到收割的季節,姑姑就會讓表哥他們到麥田裡,揉些已經小滿的麥穗接濟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的日子。

餓怕了,看到什麼能吃的都會往嘴裡塞。高中三年,表哥的頭發就已白了一大半,究其原因,實是營養不良所致。那時,他就對糧食情有獨鐘。

高三的班主任勸了他幾次,高考的志願一定得慎重考慮,不能從上到下都填農學。以表哥的成績,有更多余地來選擇其它專業。他在接到南京農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時,老師們還非常惋惜。

“大學裡,還有種田的學問要深造?”連不識幾個字的姑父聽說表哥還要和土地打交道,也是一臉茫然。

大學裡,聽說國外的農場主能管理上千畝的土地,全部機械化耕作,每年還有空余時間到世界各地旅游。表哥夸夸其談甚是崇拜那樣的農場主。田園風光,連綿沃野,連小河也在胸中,確實是一種誘惑。在一大片土地上畫著藍圖,把家安進其中,那麼美的境界,確實令人向往的。

夢不是天生就有的,童年少年成年,逐漸讓夢清晰。表哥的選擇,在別人的眼中是不可思議的,他婉拒了南京優厚的工作,拿著《報道証》到蘇北的一座小城上班了。姑父非常惱怒,看到我,就說表哥是木頭腦瓜,干淨清閑的工作不挑,偏要到泥裡刨食,真是賤命。

表哥的命不賤,因為有夢想在他的心中像春潮涌動。正值八十年代中期,分田到戶激發了人們熱情。表哥組織的大規模培訓多了,下鄉指導服務的次數也多了。全縣的糧食產量增加,品種增多,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他在高興之余,卻也暗暗神傷。他的夢離土地很近,卻像浮在半空,隻能憑借微薄的工資艱難生活。“你看你的許多同學都做到處級干部了,你卻成天田裡來溝裡去的,對得起你那張大學文憑嗎?”姑父常會那樣詰責他。

表哥除了和學生時代一樣面紅耳赤外,一言不發。正是源於對糧食的渴望與相信,他一直堅守著心中的夢想。

一家一戶干得正起勁,他去哪兒弄土地,又去哪兒籌集資金?所有關於土地的夢想像書本一樣束之高閣,隻能埋頭做好他的本職工作。隨著歲月流逝,夢想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了。

九十年代初,農田的產量一直在增,品種也在不停地翻新,可種田的人卻越來越少了,甚至出現了拋荒現象。姑父每每說起,心中就有一種疼痛感。庄稼地裡走出的人,深知土地的重要性,那是農家人的命根子。而表哥苦於手裡前景看好的淮麥和淮稻新品種沒有施展平台。

那是一個契機,表哥藏在內心深處的夢想,似乎一下被激活了。英雄無用武之地是無奈,有了用武之地而不為則不是英雄。當表哥將想法與大家溝通時,大家都全力支持他,希望他能用自己的所長,在田野上施展。

簽好了協議,籌好了資金。那個冬天,820畝的土地上熱鬧非凡,機器轟鳴,人聲鼎沸,彩旗飄飄。夢想的實現原來這般簡單。

表哥錯了,是他想得簡單了。一年下來,產量上來了,質量也上來了,可還是有缺陷,種田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不行。他的問題是出在管理上。人家一畝地的成本是830元,而他卻是1100元。夢是努力做了,卻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還欠了一大筆債務。周邊人的冷嘲熱諷讓他難堪,家人的說教又讓他懊惱。

表哥知道,一旦撂下這副挑子,這輩子再也沒有機會圓那個農場主的夢了,那個“種田家”的頭銜真的徒有其名了。他的產品質量實在不差,只是沒有價格優勢。九十年代初期,農產品的品牌質量意識還不強,好產品賣不出好價錢來。難道追求的夢就此擱淺了?

干!繼續干!表哥紅著眼睛,像一頭壓抑卻又倔強的獅子。

隨后幾年裡,種田的成本太高,農業稅又橫在面前,甚至糧站還會打白條,資金暫時兌現不了。那些是短期內無法逾越的坎。

一畝田的收入刨去各種開支才有220元的利潤,一個人守著20畝地,一年下來的收入,遠沒有出去打工那樣容易與穩定。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的工廠,農民種田的積極性一路下滑,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裡轉移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表哥常說,中國用世界9%的土地養活世界21%的人口,農業會得到重視的。隻要扛下去,一定會看到曙光。夢想是他的支撐,經過幾年的磨礪,已成了一種信仰。確實,那段時光是最難熬的。而他只是許多種田大戶的一個典型。

當表哥從新聞裡捕捉到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高度重視,逐步取消農業稅時,欣喜若狂。民以食為天,農業是國家穩定的根本。苦盼之下,終於撥雲見日了。

然而事物有兩面性的,總會有利有弊。國家的政策雖然好了,可是他需要的勞動力卻得不到滿足。

還好,國家接著實行了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對種糧實施了3種補貼:對糧農直接補貼、對糧食主產區安排良種補貼及農機具購置補貼。利用政策,表哥一下就將農田的各種機具配齊了,勞動力的問題得到了根本性的解決。那時,他的農場已經初具現代化的雛形了。

實現夢想的路上,是崎嶇不平的。820畝的土地,種植起來也不費力氣,可離國外那些農場主的規模與標准差得太遠了,他的心中總不服氣,哪天能圓大學時代的夢,可以在自己的田裡任意馳騁?820畝的土地相對來說,確實不少,可他越來越覺得,還有精力管理更多的土地。另一方面,農村的單塊田地,留住一些勞動力,似乎有些不合時宜。

機會終於等來了。隨著國家對土地政策的放寬,允許土地合理流轉了。

當他與鎮裡簽訂了5450畝的土地承包合同時,許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樣大的胃口,大概隻有電視裡才可以看到的。表哥依然那樣執著,迎頭而上,敢於挑戰。他知道,這是國家的方向,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幾千年來的農業觀念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建立了自己的種子基地,不僅自給自足,還可以提供給周邊的種植戶。他還運用水稻種植與河蟹的仿生態養殖技術,取得了巨大成功。畝利潤迅速提高到3510元。標准化生產,高科技運用,讓這塊土地上生機勃勃,一切充滿了希望。

即便這樣,他也沒有滿足,立志要做一個新型的農場主,創建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產品質量保障體系,設立化驗室,建立各種規章制度。每到秋天,他總會帶著我巡視他的領地,稻香蟹肥醉了一方田野,更將他的夢充實了。

表哥的圓夢過程,也是中國三十年來農業發展的簡史。家中有糧心裡不慌的歷史,已翻到了新一頁。許多農民已經從土地的束縛中解放出去。雖然中國是個糧食生產大國,已連續十年實現增產,可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加上農產品加工的需求,國家對農業的重視沒有一絲削弱。表哥的夢想扎根在廣袤的田野上,當然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著夢想一步一步實現。青春無悔,努力付出,收獲就在前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