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十九大专题报道

大桥村如今通了桥

2017年10月18日09:28    来源:光明日报

位于澜沧江畔的青海省囊谦县香达镇大桥村通路通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囊谦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几年,我们村最大的变化就是通路通桥啊!”57岁的阿江,是青海省囊谦县香达镇大桥村最早买汽车的村民之一。

“虽然叫大桥村,但过去没有大桥只有铁索,想要出去只能飞索过江。”阿江年轻时没少乘飞索,每次出行都冒着生命危险,为此自己受过不少伤。以前,去一趟县城得花上一整天时间,而去年水泥大桥建成,大桥村终于“名副其实”了,现在去县城也就分分钟的事情。

背靠雄伟的卡拉荣国山、面朝滔滔的澜沧江水,海拔3600米的大桥村依山傍水坐落其间。澜沧江水养育了大桥村人,但也将它与外界隔了开来,村主任周塔告诉记者,“大桥”一词是藏语的音译,意为澜沧江畔的村庄,但建一座“桥”一直是村里几代人的愿望。

“桥一修好我就买了一辆二手车练手,上个月又刚订了一辆八万元的越野车,这两天就到。”阿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以前的日子是在牛背上,现在的日子是在车轮上,路通了、桥通了,致富的路自然也越走越宽。

喜欢听广播、看电视的阿江,是个热心肠,他每天都会到村文化室和乡亲们聊一聊国家大事,对党的十九大更是格外关注。现在,他每天都要听听、看看十九大的新闻和报道,希望祖国蒸蒸日上,繁荣强大。

“我们大桥村是个半牧半农的纯藏族村寨,全村437户1895人,2012年人均收入只有七八百元,今年达到了近4000元……”周塔是个典型的康巴汉子,一说起村里这五年的变化就停不下来。

周塔说,今天的好日子完全源自党的好政策,“乡亲们最关心的是发展!”这五年来,村里除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面更新换代升级以外,他和村支书安万扎美还想方设法谋发展,铆足干劲搞产业。成立合作社,利用国家奖补政策,鼓励村民积极扩大玛咖、黑青稞等作物种植面积;同时新建25个蔬菜温棚,种植时令蔬菜,发展特色农产品;成立黑帐篷旅游度假村,做活农家乐、牧家乐旅游产业链。

“我们这里有山、有水、有文化、有民族特色,度假村非常受欢迎。”周塔说,今年村里花大气力实施的度假村项目非常成功,试营业仅一个月就获得收入16万元,村民完全可以就近打工挣钱分红利。

“幸福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我相信十九大以后党的政策会更好。”周塔说,这两年村子里每家每户都盖了新房,月月都有人乔迁新居,全村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有了汽车,去年村里还建起了幼儿园、办起了养老院。他当了12年的村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变化最大,干得也最顺心。群众更加相信党、忠于党,现在村里的入党积极分子特别多,光今年申请的就有四五十个。

“那是我过去的房子,现在临时当畜棚。”村民才扎家的新房子里暖烘烘的,炉子上正烧着奶茶,新添置的藏式家具格外靓丽。才扎是村里的贫困户,2014年,国家实施的美丽乡村工程补贴给他4.2万元,帮他新盖了三间大瓦房,面积有142平方米。

“这房子都是砖混的,比过去的土木结构更结实、抗震。”不善表达的才扎一直念叨着,要不是因为党的好政策,自己是盖不了新房的。他告诉记者:“2013年自己加入村里的合作社,盖大棚、养牲畜,生活一点点发生着变化,如今家里的牦牛有十几头,种植的蔬菜直接卖到县里……等年底社里分了红,自己也想买辆轿车,我们相信,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这五年,优惠政策一个接一个,大桥村一年一个样,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村党支部书记安万扎美是囊谦县有名的致富带头人,自己不仅早就脱贫致富,还带动一批群众。他告诉记者,最近才刚刚收了青稞,分了红利,老百姓日子过得踏实。村里正考虑明年扩大黑帐篷旅游度假村的规模和档次,同时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办颗粒饲料加工厂的事情也正在全力推进。“十九大胜利召开是一件喜事,也是一个新起点,作为老党员特别激动,希望能出台更多的好政策,让更多百姓享受到各项强农惠民富农政策,让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幸福感。”

10月12日,囊谦县香达镇镇长陈东对记者说:“这几年风调雨顺,今年又是个丰收年。”他说,随着大桥村示范带头作用的扩大,目前,镇上筹划的物流中心、职业培训中心、绿色食品和牛羊肉销售项目等都提上了议程。“撸起袖子加油干,大桥村会变得更好,囊谦会变得更好,青海会变得更好,中国会更加强大繁荣!”陈东说。(记者 万玛加)

(责编:陈琦、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别推荐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
    直通十九大
    党报天天读
    海外看十九大
    学习词典
    我是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