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2日08: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記者陳寶林攝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提起研讀十九大報告的感受,黨代表馬兵對記者說,“這一句真是說到了我們技術工人的心坎裡。”
馬兵就職於中國通用技術集團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配套分公司,是馬恆昌小組的組長。馬恆昌小組創立於1949年4月28日,被譽為“我國班組建設的搖籃”。在齊二機床,能進馬恆昌小組是一種榮譽,隻有通過技術大比武的技術尖兵才有資格提出申請,還需要通過黨組和工會的認可才能加入。馬恆昌小組共有11人,個個都是出了名的愛“較真”。馬兵說,“這幾年,國家提倡工匠精神,電視裡也總在播出‘大國工匠’,我們小組的人都在看,特別認可那種精益求精的執著。”
在加工技術上,學無止境。由於需要使用德國的機器進行加工,馬兵有機會去德國工廠裡學習。“德國的零件,每一個倒角在安裝的時候都有用,絕不像我原來認為的只是為了不劃手那樣簡單。”在了解到德國人的設計理念和加工技術后,馬兵很佩服。
“他們的操作台上所有的工具都有固定擺放位置,這一方法養成習慣后會加快加工速度。”馬兵回來后立刻對小組進行了相應改進,成效不錯。
讓馬兵感到震撼的是德國人擰螺絲的小細節:“一個螺絲帽,用手擰到擰不動,再用扳子擰2.5圈,是螺絲拉力強度的最佳狀態。”一個小螺絲都需要科學的測量,這種態度已經不能用認真來形容。
近幾年,齊二機床圍繞加快“中國制造2025”建設,堅持“高端、精密、智能化”的產品發展方向。為了迎接新挑戰,馬恆昌小組正在進行“第四次數控化改造”,預計兩年內成為全廠技術加工的核心班組,為全廠關鍵零部件最后的一道關口把關。
馬兵說,報告中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真是切合經濟發展實際的論斷。
作為一名來自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在20多年的工作中,他深刻體會要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來體現當代工人的價值。在回到企業后,他要將“馬恆昌小組”體現出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中去,培養出更多、更好、更優秀的“大國工匠”,為加快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做出貢獻。(記者 桑蕾 薛立偉)
相關專題 |
· 十九大專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