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十九大專題報道

議報告抓落實: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7年10月22日05: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十九大報告中,黨中央心系人民群眾安危冷暖,“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和舉措中生動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一大批惠民舉措落地實施,人民群眾的獲得感顯著增強: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醫療衛生水平大幅提高﹔600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4%以下﹔就業狀況持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以上﹔城鄉居民收入增速超過經濟增速,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激勵著我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不斷邁進。

優先——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非常幸運在人民大會堂聆聽總書記的報告。我是小學教師,報告對新時代教育地位的深刻闡述令人激動興奮,對教育事業的深謀遠慮讓我們充滿信心。”十九大報告對教育的高度重視,讓廣西來賓市忻城縣北更鄉中心小學教師蒙曉梅代表激動不已。

這些年,廣西支持少數民族聚居區教育發展從未止步,先后對中小學校舍進行了安全改造、食堂改造及校園建設。“5年前,我們那裡還是‘滿天星’式的學校布局,城鄉差距很大。現如今,我們實現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6年通過國家級驗收,鄉下的孩子和城鎮的孩子一樣共沐教育暖陽。”蒙曉梅說。

發展教育,更要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來自新疆阿合奇縣第三幼兒園的古麗孜娜提·吐坎代表介紹,“自治區今年大力推進農村學前3年免費雙語教育,現在全縣各個村都有幼兒園,還為孩子們免費提供三餐,大家都夸黨的政策‘亞克西’!”

不惟廣西也不惟新疆,如今,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兼具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體系正在全國范圍加速形成。目前,我國有51.2萬所學校,1578萬名教師,2.65億在校學生,各級各類教育規模均居世界首位。從2011年到2016年,16—59歲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從9.7年增加到10.35年。

攻堅——

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十九大報告提出,“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黨總支書記潘克剛代表看來,正是美麗鄉村建設助力精准脫貧,讓花茂村這個貧窮了多少年的“荒茅田”成了游客眼中的樂土。

“十八大以來,通過扶貧項目資金的支持,花茂村把村庄作為景區來打造、把民房作為旅館來經營、把鄉愁作為文化來傳承,實現了基礎設施和庭院整治全覆蓋。”潘克剛介紹說,2016年花茂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119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幫扶貧困群眾就業,則是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重要途徑。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

對此,花茂村村民萬永香深有體會。“之前在外面打工掙錢不多、孩子老人顧不上,現在回到村裡公司務工,能賺錢還能學本事。”萬永香說,自己現在已掌握40余種農作物的種植技術。“學到本事,打算和姐妹們成立合作社勤勞致富。”記者了解到,這兩年花茂村像萬永香一樣回來就業創業的已有2000余人。

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十九大報告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而在眾多如花茂村萬永香一樣的群眾看來,這樣的目標正越來越近。

持續——

建立多層次保障體系

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在短短5年時間內,經歷了兩次大地震的四川雅安,是讓群眾“住有所居”的鮮活注腳。四川省雅安市委常委、蘆山縣委書記宋開慧代表介紹,兩次地震讓雅安城鄉住房損毀嚴重,成了“站立的廢墟”。農村住房倒塌18.63萬間,嚴重受損43萬間,城鎮住房倒塌6700多間,嚴重受損8萬多間。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受災群眾的住房重建,在四川考察期間,他對災區人民表示“我們一定要抓緊恢復重建,爭取早日讓大家搬進安全、放心的新家”。“民生優先,住房首位”,蘆山地震災區用實際行動踐行諾言。2014年底9.3萬戶農房重建全部完成,2015年底3.5萬戶城鎮住房重建全部完成。

宋開慧介紹,災區重建,任重道遠,在保障人民群眾住有所居的基礎上,蘆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就業、醫療、社保等方面持續改善民生,全面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無論是城市農村、無論是沿海內陸,多層次保障體系的完善讓全體國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前提升。

普惠——

夯實基層醫療衛生根基

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總書記3年前到鎮江考察時曾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要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們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動力,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城鄉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江蘇鎮江市委書記惠建林代表說。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這幾年來我們做強聯合門診、做實慢病管理、建設智慧醫療,衛生院服務群眾的能力大大加強了。”鎮江市世業鎮衛生院院長胡小忠介紹說。

前不久,22歲的西藏山南市市民嘎鬆布赤前在婦幼保健院生下了健康漂亮的小寶寶。“住院沒花一分錢,還領了2480元的補貼。”這得益於西藏多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的持續建設。目前,西藏醫療衛生機構達1463個,農牧區醫療制度縣、鄉覆蓋率均達100%,基本實現了縣縣有衛生服務中心、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

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如今,患者住院藥費比例降低了,醫保談判讓進口藥便宜了,農民大病醫療更有保障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居民看病就醫總體負擔減輕,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比重由2011年的34.8%下降到2016年的28.8%,為近20年來最低水平。

(本報記者申琳、汪志球、郝迎燦、劉裕國、王明峰、瓊達卓嘎、龐革平、李昌禹報道)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2日 09 版)

(責編:馮人綦、常雪梅)
相關專題
· 十九大專題報道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推薦

    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數據庫
    直通十九大
    黨報天天讀
    海外看十九大
    學習詞典
    我是共產黨員